1水质检测中水质采样常见的问题分析
1.1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
气候环境变化是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关键因素,稳定的气候环境下获得的采样结果较为客观和准确,恶劣天气下获得的采样结果与水质的正常水平有着一定的差异。
1.2采样技术操作错误的问题
采样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出现技术性错误也会影响采样的结果。例如,取水样时技术人员未能根据随机性的原则进行操作,仅对某一个区域内几个采样点内的水样进行了收集。这种方法带来的影响是分析结果无法反映整个水系的水质情况,如果检测区域水质优良,但是其他区域出现恶化的情况,水质监测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得知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水系持续受到污染。同时,在操作监测仪器方面如果出现错误也会影响采样的结果,如果采样的深度控制不到位、采样样品的保存方法不正确、采样样品受到二次污染等,这些问题都导致采样结果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果将这些结果作为判断水质情况的主要依据,也会导致水质监测工作的效果变差。
1.3采用仪器存在故障
采样仪器是获得和分析水质数据不可缺少的装置,如果检测仪器存在故障,采样结果也会受到影响。采样仪器故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导致的故障问题,一种是仪器自身的问题。人为故障问题是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错误设置参数,或剐蹭仪器,因此仪器获得的数据出现错误。仪器自身问题主要是故障问题,如仪器线路发生故障,采样过程中落掉了重要的采样数据,因此采样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很大。采样仪器故障问题虽然并不常见,但是如果采样过程中忽视了这一影响要素,将会对采样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如果采样前未能有效清理采样仪器也会影响采样的结果,仪器中残留的一些物质将会对水质成分组成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质量降低。采样仪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常见的仪器问题主要由技术人员错误操作引起,因此在仪器故障控制方面可以通过强化人员管理的方法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对技术人员更好地进行约束减少仪器操作失误。
2水质检测中解决水质采样问题的控制对策
2.1合理选择采样时段
技术人员采样前应提前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变化情况,如果出现沙尘、暴风或降雨等气候,应该在这些气候到来前半天的时间完成采样,如果想要判断气候因素对水质的影响,可以在这些气候消失后采样,通过对比前后样本判断气候对于水质的影响,如果只是想要了解正常情况下水质的变化情况,应选择稳定的天气进行采样,这样得出的采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采样时应该对同一水体的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深度的水进行取样,这样采样保障水质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因为区域内水质变化可能无法体现整个水系水质的变化情况,采样的结果必然出现一定的差异。合理选择采样时间对于整个采样工作的有序开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不同的采样需求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能够消除气候环境变化对整个采样工作的影响,有效地保障了水质采样结果的准确性,消除了其他因素对采样误差造成影响。
2.2应做好采样技术管理工作
(1)要求技术人员将采样的位置标注,并要求其将各项采样流程和技术控制方法记录在采样日志中,如果样品质量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追踪样品的来源,并对采样过程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采样结果误差较大的因素。
(2)应该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和管理技术人员,这种方法能够对技术人员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使其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采样,减少采样技术操作失误。
(3)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采样技术,掌握相关采样技术的要点,从而在采样过程中严控这些程序。采样管理工作的优化能够为采样工作人员提供更为详细的技术操作要求,使其更好地结合技术要求开展水质采样工作,避免采样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大。技术管理工作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确保技术人员按照采样技术要求开展工作,如果整个采样过程都是按照技术要求有序开展,但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在判断影响因素时可以将技术操作影响排除,有助于技术人员更快的分析出误差形成原因。
2.3应加强采样设备维护管理
(1)采样前对采样使用的各类仪器进行清洗,确保仪器干净和整洁,防止仪器内的物质对采样结果产生影响。
(2)采样前应检查电子仪器是否稳定运行,采样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更正处理。
(3)定期对采样设备进行检修,试运行设备的各项功能,如果发现某一功能无法正常运行,需要分析影响因素,并制定解决措施,从而有效的保障采样质量。
(4)采样人员应意识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更多采样设备维护管理的方法,在设备闲置的时候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管理,使检测设备能够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下,采样时能够降低设备运行故障对采样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障采样的结果。
(5)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水质监测单位可以应用智能化的采样设备,这类设备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判断监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地处理这些问题,从而保障检测仪器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下,因此采样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好地控制。
3水质监测中水质采样结果评价
水质采样结果评价是水质采样中重要的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各项采样技术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相关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制定更为高效的采样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整个采样过程进行记录,通过采样结果反推采样过程是否存在问题。例如,其中一份样品中含氧量与其他样品的差异较大,通过分析采样过程能够判断导致样品中水体含氧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结合这种因素分析水质的变化情况,能够获得客观的检测数据。在技术方法评价方面,取样仪器对采样结果造成的影响较大,一些技术人员在取样前未对这些仪器进行清理,导致仪器内的物质与水样混合,使采样结果出现措施,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人员技术管理方面入手,制定严格的技术管理方法,以进一步消除技术失误带来的影响。取样过程中如果取样人员未能进行随机取样,而是在一个位置获得多个样本,获得的结果也会出现差异,对于这种问题需要强化人员管理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方法对人员行为进行约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意识到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后,各国都在采取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旨在解决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水质监测是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先进的检测方法对水质进行分析,根据活动水环境变化的主要规律和特点,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升水环境的品质。水质采样是研究水体特点和变化规律的重要的方法,采样质量直接关系到水质检测的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采样方法,进而保障水质采样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凡.水质监测中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控制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34(02):18-19.
[2]赵晓燕,聂学操.影响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20,32(10):183-184.
[3]陈燕朋,薛飞,王刚.水质监测影响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问题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53.
[4]周建红,盛亚麟,盛晓花.影响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3):137-138.
[5]曾令福.影响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7,(1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