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与人体衰老存在极大的关系,年龄越大身体内肿瘤细胞的数量越多,越容易患恶性肿瘤。而根据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已经超过50%的恶性肿瘤患者为50岁以上的人群,同时超过25%的人群在患有恶性肿瘤并进行治疗后出现了多种不良反应现象,化疗的致死率达到了2%[1]。系统性护理方式是当前医学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达到患者疾病康复的作用和效果,护理人员应当与其他康复性护理人员进行共同合作,对老年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和功能性训练,预防其他恶性疾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残疾对于患者的影响,最大程度上保证生活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6年5月~2018年5月的12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方式分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纳入:临床资料齐全;患者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妊娠哺乳期;心、肝严重脏器病变患者。对照组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21~73岁,平均(47.53±5.78)岁。观察组,男30例、女33例;年龄28~71岁,平均(46.98±6.03)岁两组基线经分析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临床上均需要接受化疗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临床上给以常规护理,构建静脉通路,对胃肠道进行保护,对患者血液常规指标进行监控,确保护理有效性。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对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评估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并构成电子病历;其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压力、家庭状况资料进行收集,从心理护理开始,保证好患者的情绪;其次从日常护理开始,构建个性化饮食计划,如部分老年患者可能饮食方面更偏向于清淡,日常饮食上应以高蛋白、高纤维素、维生素食物为主;定期安排患者运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后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主要分为出血、感染、代谢性疾病及尿失禁四个方面。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和分析,生活质量包括患者的生活方面的评估、精神方面的评估及满意度方面的评估,量表为美国学者Kearney所制定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1-1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对比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反馈,问卷通过Likert进行量表量化,以1-100分为基础,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以上为满意,60-80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录入,SPSS 21.0完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由X2检验;计量资料,经正态性、方差齐整性验证,由t检验。若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生活方面的总体评价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下表3 :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经过化疗后,由于病情的原因治疗所带来的副反应现象,加上对于病情的担心和恐惧,常常会出现严重的心理负担,常常表现为恐惧、紧张、怀疑等心理对于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根据有关研究显示,负面的影响常常会造成患者机体出现激素下降,免疫功能的下降等,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影响到肿瘤患者的身体康复[3]。
系统性护理方式主要是从患者角度出发,从心理、生理、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形成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制定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患者能够在医院当中得到全方位护理体验。从本次研究来看,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综合上文所述,现阶段针对老年肿瘤患者来说,实施系统性护理方式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未来可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涂艳琴,徐静,姜文华.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552-2553.
[2]周青.老年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8):1227-1229.
[3]宋佳佳,许淑蕾,热依娜.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