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先天心脏畸形,患儿大血管及心脏在母体中出现异常发育,导致出现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一般对患儿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因此在实施外科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1-2]。本次将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30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家属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医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数字分配法对抽取患儿家属实施分组,分为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平均(9.8±2.6)岁,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平均(9.2±2.5)岁;两小组人员一般资料数据分析后发现,两组一般资料数据结果接近,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能够作为对比小组进行研究。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家属,在入院后为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情评价,医务人员为家属介绍病室环境、告知家属全力配合做好术前宣教工作,提升家属对于心理干预的认知。降低焦虑以及恐惧的不良情绪。观察组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术前:护士需要组织患儿家属在教室内进行相关视频观看,向家属介绍手术室、ICU病房内环境,并将主要的照顾方式及疾病要点进行说明,交代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家属需要在什么位置进行等候;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疾病的特殊性,同时为患儿进行饮食、喂养方式指导,并发放宣传手册;术中:在患儿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家属在指定区域进行等候,以便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及时汇报,手术后患儿病情稳定后需要转入普通病房,向患儿家属介绍床旁的心电监视数据代表含义;出院指导:责任护士需要为患儿家属发放指导宣传手册,并介绍出院后的休息、活动等相关知识,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进行伤口护理,避免出现感染,有任何不适,需要及时回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焦虑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家属的干预效果研究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分析,患儿家属焦虑程度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等通过卡方实现数据检验,(n%)表示数据,P>0.05:数据结果研究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数据结果研究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度相比对照组,数据优势明显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较数据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比(n,%)
2.2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程度比较
观察组焦虑程度相比对照组,具有数据优势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较数据见表2。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程度比较(n,%)
3. 讨论
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健康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属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患儿家属会出现恐惧、焦虑以及无助心理,同时患儿家属会出现无法接受以及过度担心等不良情绪,导致出现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等问题,患儿家属由于担心手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患儿是否能够健康存活等增加了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为保证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稳定性,需要为其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家属内心的负性情绪,并针对患儿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在术前、术中、术后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健康交流,避免患儿家属产生过度恐惧的心理[3-6]。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焦虑程度、疾病知识掌握度相比对照组,具有数据优势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综述,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患儿家属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夏云.1例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7):151-153.
[2]余青青.110例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3):47-49.
[3]杨静,吴小芳.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23):91-93.
[4]马艳玲,李瑞芬,于瑞.综合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炎患儿治愈率、再次住院率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6):307-308.
[5]王琛.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恢复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116.
[6]张洁,叶艳华.微信健康教育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出院家庭对应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6):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