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全科医学师资的概念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从广义上来说,全科医学师资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各种相关理论课程的师资、临床轮转的各专科医生、传授全科医学临床诊治技能的社区带教师资、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各方面的师资。站在全科医学的专业立场上,社区老师就是在全科医师的工作场所工作的老师,教授全科医师的专业知识,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思考。就目前而言,在某些教育部门中,仍然存在着模糊的理解,他们认为,全科医学的教师,应该包括在医院工作的专家,以及在大学中教授全科医学相关理论的教师。在最近几年的师资培训中,学员的背景信息显示,很少有学生是来自于社区诊所的临床第一线,大多数是来自于大学和有名的医学院,从事各类理论课的老师,他们主要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的教学上。
在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培训比较成熟的国家中,全科医学专业培训的教师主要是有经验的全科/家庭医生。通常,每一位接受全科医学培训的学生(医师),都会得到三到四位全科医学教师的指导。
1.2缺乏对全科医学师资的认定标准和认证机构
在国外,对于即将成为全科医学教师的全科医师,很多国家都要求在所属国家或者地方的权威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在以色列,普通医疗机构的教师资格认证涉及如下过程:(1)普通医师自己申请。(2)区域全科医疗教学协调小组,在各区域组织教师评审小组,对申请人进行面谈,考察所在的医疗机构的环境及所服务的人群与疾病状况,包括教师的人际关系、病历书写、未来的教学规划、电脑网络资源、基础教学设备等。(3)最终,由专家共同商议,确定是否授予全科医学教师的资格。
但在国内,全科医学的培训还不够规范,也没有权威的教师认证机构来认可。虽然一些全科医学的专业培训机构向受训的学生颁发了证书,但全科医学的师资并没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标准。
1.3对社区全科医学教育基地的关注不够
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例如,门诊房间太小,无法容纳所有学生;没有电脑检索系统,没有图书馆,社区资料不完整,门诊工作人员与教学工作的合作不协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基层干部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较低;二是没有对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激励;三是基层医生教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
1.4社区医师带教技巧培训不足
通过对社区医师实践教学发现,社区医师对全科医师的工作方式和全科医师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不高。在带教的过程中,医生无法把握好带教的时机,由于带教导致了患者的不满意,他们无法找到教学的敏感点,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向学员授课,特别是在面对成人学员的时候,他们更是感到一筹莫展,他们缺少基础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这让医生们在门诊教学中呈现出一种只看病不带教的状态,以至于学生也没有什么学习的兴趣。
2对策及建议
为了加速我国全科医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丰富我国社区卫生事业的人才队伍,现就如下建议:
2.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意识
积极宣传全科医学专业特性和培训特征,纠正人们对全科医学学科特点的错误认识,只注重在社区的调查技能等,而忽视了社区技能培训。在全科医学中,应重视临床诊断和治疗思维的培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2建立全科医生培养委员会,以确定全科医生的分类和选择标准,建立一套常规的培养和评价体系。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英国皇家全科医师协会、以色列特拉维夫区域家庭医疗教育理事会等都认为,全科医师应该具有“医师”和“教师”两种资格。美国全科医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有组织管理与教学两方面的素质,其中组织管理素质主要有:训练计划的制订、时间的有效分配与管理、反馈的及时、论文的撰写与教学文件的管理;在教学能力方面,具体体现在:要具备充足的教学知识及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技能,要对各种教学工具进行熟练掌握并运用,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学教师的人文指导作用等方面。
2.3加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强化对已有社区教师的培养
社区教育基地是全科医师培养的主要基地。全科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在社区中进行的,只有将全科教师放在社区中进行培训,才能形成一支“顶岗实战”的教师队伍,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不会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情况。所以,对社区教师进行培训时,不能离开社区教育基地的实地环境。
2.4恰当地运用社区教师小组授课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基础与师资力量尚不完善,必须充分利用群组式教学的优势。我国全科医师数量稀少,按国际全科医师的标准,很难实现全科医师的目标。大部分经过比较系统的全科医学训练的老师,都是在大学里进行理论研究的,很少有机会参加临床诊断的,而且,大部分的全科医生,对于全科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巧,也是知之甚少,光靠这两个方面,是很难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的。因此要以懂得全科医学理论或者受过系统训练的老师为中心,将有关老师组织起来,共同备课,共同指导,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以往的实践表明,采用小组式教学法,不但能够更好的实现预设的教学目的,而且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弥补当前全科医学教师在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学员追踪调查研究.邵双阳;任菁菁;叶康丽;股培;刘颖.中国现代医生,2022
[2]上海市某社区全科医学教学师资建设探索.左惠琴;许珊珊;闫珊;周礼清;陈国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2
[3]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现状看法的定性研究.尤丛蕾;姚弥;齐建光.中国全科医学,2021
[4]澳加中三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与启示.王冬冬;秦骁强;王玉良;孔雨佳.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
[5]医院-社区教学一体化背景下的基层全科师资能力指标体系研究.饶昕;李双庆;苏巧俐;安康;王星又.华西医学,2021
[6]全科师资教学门诊分级分层带教现状调查.邱艳;郑园园;孙莹;刘颖;任文;任菁菁.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
[7]全科师资胜任力现状及国内外评价标准研究.王一杰;于婷婷;李梦涵;宋月雁.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
[8]福建闽西农村全科医师对全科师资培训及全科教学需求分析.唐利明;吴丽蓉;曾美娥;丘汉忠;钟锦荣.基层医学论坛,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