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著名学者强调“学必以德性为本”,这一深邃的思想与民间广为流传的“做事先做人”的谚语相呼应,共同凸显了德育素养在个体成长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德育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它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小学数学,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
一、将德育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德育教育,相较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更注重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塑造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情感态度。其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涵盖广泛领域、意义深远的学科,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和创设的教学情境,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些数学能力,如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抽象思考,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塑造他们德育精神的重要基石。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数学的相关理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习惯,进而助力他们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的内涵和价值。在现今的素质教育大潮中,德育教育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手段,更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重要途径。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理念的融合
1.充分挖掘教学素材,整合德育
新时代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老师们必须把小学数学和道德教育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数学学习环境,把道德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老师们要在备课时,就要将教科书中的道德教育材料进行深度挖掘,将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和道德教育的理念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在小学数学“年、月、日”有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不但要指导学生对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还要将课本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发掘出来,为小学数学和道德教育的结合提供一个切入点。比如五一劳动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要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教育,认识到劳动最光荣,要热爱劳动、积极劳动。使学生从劳动中获得幸福与喜悦,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十一国庆节的德育融合,老师要对学生们进行指导,让他们明白十一国庆节的来历,在对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和讲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达到将小学数学和德育相结合的教育目的。
2.利用合作学习整合德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要能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到课堂上,使课堂的效果更好,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协作的精神,更好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同时,老师也要为学生布置一些有很强的团队协作和实用价值的合作学习任务,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协作学习的作用。例如,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为四人一组,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接着,请一位同学了解与圆形相关的基本概念,一位同学研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一位同学研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一位同学研究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第一位学生了解圆形有关的基础概念的任务决定着后续三名学生的任务,因此,他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圆形的基本概念进行思考,然后再由另外三个同学按照这个概念来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这几个同学之间的学习任务是密切相连的,必须要大家密切配合,才能成功地把任务完成。有些同学的工作进度比较慢,这是因为同学们的配合不够好,因此同学们要认识到,有些任务是他们自己不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让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3.基于数学教学活动,渗透德育
小学生的学习思考活动主要是由老师设计的,例如数学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具体的学习情景活动,师生问答活动等等。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逐步地对新的数学内容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得到切实的巩固。在进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将小学数学和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并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渗透策略。
比如,在《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对一星期的家庭用电进行统计,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进行这种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小学生要将每日的家庭用电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将一周的用电消耗数据加起来,得到一周的用电总量。在批改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时,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家庭用电量最大的电器是什么、用电量最小的电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电源、降低能源消耗,合理减少家庭的用电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小学生进行启蒙: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要想达到能源的可持续使用,就必须要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等习惯,为减少能源消耗做出贡献。
4.利用信息技术渗透德育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撑下,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将翻转课堂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加强教学效果,也可以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中,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微课教学也可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老师们要充分发掘信息技术的优点,并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例如,在讲述“平均数”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将翻转课堂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上,带领学生以微课形式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们对平均数的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堂当中每一个小组包括四名学生,教师给每个小组分了15颗糖,然后让他们想一想,十五块糖果应该怎么分。这一方面是为了普及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们懂得“谦让”,主动接受较少的糖果,把多的糖果分给其他同学。这种方式与实践很好地联系起来,通过在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促进了他们的道德修养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能。希望未来在教育改革中,能够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整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庄金燕.德育之花绽放课堂: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1(13).
[2]陈秀娜.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1(58).
[3]胡岁梅.小学数学教育中德育渗透探究[J].吉林教育,2020,{4}(34):68-69.
[4]王文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有效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