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素养下单元作业设计要求
(一)遵循学生心理特点
在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对于新颖、有趣的事物保持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长时间集中于单一、枯燥的任务。因此,作业的设计应当融入趣味性和互动性,以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通过设置数学谜题、数学游戏或者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此外,作业的难易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难或过易的题目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或轻视态度。
(二)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数学不仅仅是一堆公式和定理的堆砌,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因此,作业设计应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让学生计算家庭开支、规划旅行路线等,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用数学眼光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的习惯。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注重作业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方式、速度和兴趣点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应注重作业的个性化。这意味着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性、探究性的作业;对于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供他们探索。同时,作业的难易程度也应有所区分,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兴趣点和能力范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
(四)围绕核心素养设计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应紧紧围绕核心素养来展开。具体来说,作业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运算能力、抽象思维等关键能力。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的数学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复杂的运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利用图形变换、模式识别等题目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文化作业,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文化作业的设计对于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业不仅限于传统的习题和计算,它更深层次地涉及到数学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富有文化内涵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数学的深厚底蕴,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认识和尊重。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与数学史、数学家传记相关的题材,设计成作业的形式。例如,让学生查阅关于某位著名数学家的生平事迹,了解其科学贡献,以及他们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影响。这样的作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脉络,还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同时,通过了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也能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学名题来设计文化作业。数学名题往往蕴含了深刻的数学原理和巧妙的解题思路,通过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名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同时,学生在解决数学名题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智慧,从而更加热爱数学这门学科。
(二)设计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实践作业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设计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购物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环境中进行数学运算。学生需要计算商品的总价、找零等,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运算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熟悉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与测量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他们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三)设计思维作业,养成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思维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思维作业。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是两种有效的思维作业形式。逻辑推理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数学规律和原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推理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来找出问题的答案。数学建模作业则可以帮助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这种作业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设计思维作业时,教师应注重题目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数学抽象思维。
(四)设计合作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合作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数学项目研究作业。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合作中还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除了项目研究作业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等合作作业形式。这些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合作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了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注重作业个性化和围绕核心素养设计的优化策略。通过设计文化作业、实践作业、思维作业和合作作业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旨在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养成数学抽象思维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内容设计[J]. 陈祥彬;陈思怡.小学数学教育,2022(Z1)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方法[J]. 郝建军.试题与研究,2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