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内容严谨而抽象,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只关注于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在目前的情况下,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所以要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战略,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小学低年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老师们要紧跟教育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教育战略,让他们的数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1 小学低年段培养学生语言口语表达能力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训练,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与别人一起探讨数学问题时,思维要清晰,思维要严谨,口语要流利,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中。在数学教育方面,小学数学教室比较热闹,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为首要目标,而且他们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差别,有的善于解题,有的善于表现,不过总的来说,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口语表现得比较差,有些同学在问题表达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思维不清、答非所问、抓不到问题的重点。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表述数学规律和说明数学现象要比平时讲话困难得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指导,让他们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自己的数学素质,这也是教育改革的根本需求。老师们要顺应新的时代潮流,更多地关注着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高
尽管在教学改革之后,老师们已经基本上意识到了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着考试制度的制约,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依然把重心放在了基本的教学上,把学生的计算能力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对推理的训练,没有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推理空间,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数学语言能力不能得以系统性地提高。另外,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要用连贯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长时间的教学,并对其进行阶段性的考核。然而,实际上,因为老师们并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阶段性的情况,如果没有长期地持之以恒,那么,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就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2.2 教学方式的单调
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来指导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更要把趣味性元素的引入,用孩子喜欢的活动来展示,使他们能够多层次地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口语表达水平。然而,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们所开展的数学活动的种类比较少,形式比较简单,内容枯燥,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他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所以,对于那些生机勃勃的小学生,老师们要进行一个具体的剖析,紧密地与他们的现实相联系,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到极致,对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科学的培养。
3 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路径
3.1 联系生活,创设语言情境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水平,老师可以给他们营造一个情景,指导他们去表现,提高他们的表现愿望,运用已有的资料,给他们营造一个可以让他们表现自己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意愿,而且有趣的情景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对整个教育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来指导他们,比如:请联想生活中的各种形状,有哪些是正方形?有哪些矩形?“大家可以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呢”,在设置好情景之后,老师可以首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来刺激他们的表现意愿,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进行联想,让他们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2巧妙运用多媒体,营造情景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要想让他们的语言和口头表达的综合提高,就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地使用,巧妙地运用好课堂上的有效的教学资源,给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表现热情,老师们可以对课堂的时长进行恰当的安排,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上《图形的组合》这一节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他们展示一个动态的图片拼接录像,引导他们去看录像,并且进行自己的思考,首先给他们展示一个图片拼接的思路,再停止录像,让他们讨论录像中的图片还可以采取哪种形式的拼组,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既可以训练自己的语言口语表达,又可以扩展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3.3 增强小组之间的探讨
群体探究可以给同学们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老师们要把他们分组,把他们分为几个小队,用问题来引导他们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的负担地进行沟通,再加上老师的辅导,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老师们要对问题进行恰当的讨论,并组织他们的团队探究,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探究中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比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要与学生进行深度的沟通,表达自己的问题和自己的观点,在这方面,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在学生的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的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老师的指导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3.4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关键,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理解力较差,许多情况下他们不能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深层含义,因而不能解决问题,其语言口头表达的提高也受到了制约,所以,老师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深入分析难点,提升他们的理解力。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口头表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环境,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从而使他们的整体素养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1,000(003):23-23.
[2]阿木古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4,000(006):146-146.
[3]俞秉钧.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浙江教育科学,2009.
[4]彭显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口头表达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19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