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系统的规划,创设适当的情境、组织丰富的活动、选择适用的方法、整合丰富的素材,打造开放、创新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足的机会去感知数学的魅力,在学习中完成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的目标。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课程当中的知识点更复杂、学习难度更大,学科特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数学知识学习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具备综合性特征与逻辑性特征,对学生思维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是培养小学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除了要使学生全面、高质量、有效性进行学习之外,还需促使其创新力、问题研究应对能力的提升,真正意义上达到知识迁移能力,确保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加持之下, 在其他学科学习环节会有出色的表现,进而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 除此之外,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不断深入,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 素质教育理念不仅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同时也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理论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课程改革需求、时代发展需求,更加难以满足现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此为基础,针对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进行培育,使其各方面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所转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需要引入先进教育理念, 搭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教育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细节之处都应该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极为关键, 是助力小学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同时也是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任务。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优化教学认识,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认识决定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此,教师理应主动优化自身的教学认识,在此基础上调整数学科目的教学目标,对 “教”与“学”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指导,而后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包括知识、思维、情感和道德品质多个方面。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设置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设置与创造性思维有关的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习体验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佳,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未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对此,教师应当主动创新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推动讲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或互动教学相结合,在讲授式教学期间,统一讲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而在探究教学期间,教师则给出探究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在探究活动结束以后,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探究心得与同学展开交流互动,融个体智慧于集体智慧。
相较于单一的讲授教学,上述教学措施发挥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集讲授、探究与交流互动于一体,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活跃数学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形成突出的参与感、获得感,有助于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接下来的学习。此外,创新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教师也应主动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式方法,以先进的、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三)、优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针对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前文提及的《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事物、正方体事物,而后由生活事物延伸至课本知识,建立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并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进行思考,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内容应当具备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带来一定挑战,同时也要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和思考掌握这些学习内容,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在经过努力以后产生强烈的学习效能感。此外,教师需要做到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突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确保班内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做好教学评价,强化指导反馈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评价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给出模糊性、片面化的教学评价。因此,教师应当从精准性、全面性和交互性三个方面给出教学评价。一是给出精准性教学评价,准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思考期间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思考方向出现偏颇以后,更要通过精准的评价予以纠正,才能使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上开动脑筋,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二是予以全面性的评价,在教学目标调整以后,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情况,实现知识与思维并重,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免受学习障碍的干扰。三是给出交互性的教学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对教师的反馈评价,尤其是要通过学生的视角指出教师在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难度过低或过高、教学互动偏少、教学目标难以达成等,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而当教学质量提升以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进行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主动优化教学认识,以此调整教学目标,使目标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王晓艳.浅析小学数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03):100.
[2]刘名刚.从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新课程(中),2011(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