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电子商务的智慧农业发展探析
​邵玉青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邵玉青,. 基于农业电子商务的智慧农业发展探析[J]. 电路系统研究,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263.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得到大力发展。解决农民增收、促使农业转型发展、确保农村稳定提升,是当今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借助电子商务不仅能够为农村增添新生机,还可以拓宽农民视野,更重要的是在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主体间建起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农产品与市场精准匹配,进一步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提高农业供给侧的应变力;同时,能够为农业赋予新要素,凝聚新动力,从而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新转型。
关键词: 农业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发展
DOI:10.12721/ccn.2023.157263
基金资助:

引言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31.68亿万元,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发展势头迅猛,在国家大力推行“振兴乡村”、“精准扶贫”战略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成为改善农业发展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的重要手段。

1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商业模式,该模式利用计算机、光纤等硬件设施,通过软件平台和网络系统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具有产品和服务质量高、服务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也可促进各个商业环节沟通,如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供需要求[1]。在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农村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手段,有力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农村市场规模化。

2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财政部、商务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发布,这份报告显示,随着数字技术在乡村的普及,2018年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已经达到18.6%。而电子商务发展的春风也为农村带来的新变化,2018年我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5542亿元,其中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电商市场规模共计达867.6亿元。《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给出的数据统计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主要的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这几家电商平台中,2018年通过天猫售出的农产品总额为994.88亿元,市场份额达45.71%,淘宝紧随其后,市场占比28.35%,阿里旗下的两大平台联手砍下75%的市场份额,而其他几家平台难以望其项背。

3农业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的作用

3.1发展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推进农业供给与农业需求的对接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对促进农业转变经营方式、调整结构,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加快实现农业智慧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率,保障产品安全,培育生态农业,创新农业资源环境的友好发展途径。第二,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加快建立向上下游延伸的产业链,能够促使产业链上游的数据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主体和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物流、售后外包等主体建立起利益共同体,为产业链中游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贴切的精准服务,提高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第三,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加快实现虚拟农业和信息农业的实现,完善用数据“分析、决策、管理、服务”的机制,提高信息在农业中的应用价值,确保农业供给侧真正引导需求的消费。

3.2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可以使三大产业有机融合

在河南省焦作温县以铁棍山药为代表的种植、加工经营主体覆盖了该区域农业的41%,在衍生产品加工、种植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产品精加工、物流、仓储、运送等岗位上,为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约占82%,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上万个,约26%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返乡从事农业务工。在规模化经营的主体中平均招聘长期和短期从事生产、加工人员20多人次。从中看出注入电子商务的现代农业,不仅可以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且方便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共同体,在做好主营农产品业务的同时带动区域内的体验农业、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新业态企业的成长。同时还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和农民返乡做职业农民,经营、创业和就业。

4电子商务的智慧农业发展途径

4.1构建智能运作体系

4.1.1建立自动化系统和平台

在种植、养殖等作业环节大力推广自动化机器和设备,实现无人运作,建立对土壤、大气、水资源等的影响监控、耕种分析、科学配方、环保生态肥料调配等的种、养、耕一体的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挖掘区域特色和自然生态条件,通过科学技术革新农业生产工艺和流程,产出具有差异性的、国标或地区标的、绿色环保和原生态的产品。

4.1.2建设智能装备和设施

现代生活消费需求中,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基本物质需求,而涵盖了养生、健康、舒适的高一级需求,人们需要的是绿色、环保、营养、原生态式的食物与对人体无害、美丽大方得体的服饰。因而催生农业的种植、养殖、加工过程,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3S技术,在园区、大型农场、车间等生产、加工场地,使用智能设施和设备,测土配方、茬口作业,将生产加工运作流程和产品标准,通过数据传送感知、预警信息;通过智能设备作出分析给出决策,利用无线技术聘请专家在线指导,以提供标准规范的无公害农产品和蓄产品;通过物联网和无线技术建立农场生产资料管理、耕种、养殖等生产计划管理系统。

4.2构建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平台

由于农产品“色香味鲜”的特点,线下要建立“公司+园区+农户”的合作组织。其中公司是主导,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负责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研发、规范的制定,生产资料物资的供应,智慧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立,农业资金融资的组织。园区是实体的农产品的展示、交易的集散地,场地要符合要求、服务要全面和一流、技术要先进、管理要现代化和科学。农户由农业联盟、生产合作组织和部分个体构成,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线上要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搭建农业式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集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所有主体、业务、服务需要的功能于一身,实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为农业经营提供预测、决策依据,为生产、加工、研发提供技术和功能服务,为产品流通提供新媒体营销和物流快递服务。

4.3建立多元的经营模式

多元的经营模式是指农业产业打破传统的耕种、收割、存储、销售模式,建立“品牌+标准+规模”的经营体系和运营的模式。在农业产业链上,各方主体成功与否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益,而产业链的效益取决于经营体制。在多无经营模式中品牌是农业经营异军突起的制胜法宝,没有品牌就不能提升产业链的价值。传统农业发展不畅的原因之一就是链条信息失衡,种植、加工没有标准、规模小,无法规避行情风险,没有品牌引领。

结语

总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但是随着经济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必须引用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建立新的品牌形象,加强农产品品质控制,强化品牌安全形象,建立市场交流平台,利用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侯秀芳,王栋新时代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选择[J].北京,宏观经济管理2017(12).

[2]韩楠我国发展智慧农业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研究,2018(11).

[3]陈峥嵘,王进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6(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