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探讨
吴修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修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探讨[J]. 中国儿科杂志,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8027.
摘要: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以妇产科进行足底采血的12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64)。其中,对照组进行抚触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护理中的应用,其疼痛缓解效果显著,并且家属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对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的运用表示认可。
关键词: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8027
基金资助:

新生儿足底采血即足跟血筛查,是指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检查,其目的在于判断新生儿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因足底神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采血时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受到疼痛刺激后,新生儿便出现啼哭、烦躁不安、身体扭动等情况,这样不仅会增加采血难度,还会对新生儿的发育和成长造成一定影响[1]。针对此,本文对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妇产科近期接生的128例健康新生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28例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进行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以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4例。排除标准:(1)无法接受母婴喂养的新生儿;(2)24h内使用镇痛药物的新生儿;(3)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先天畸形等新生儿;(4)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新生儿[2];(5)家属不同意参与研究。对照组64例新生儿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日龄为(11.21±1.96)d;研究组64例新生儿中,男34例,女30例,平均日龄为(11.84±2.01)d。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抚触护理干预:采血前,医护人员要与新生而母亲进行沟通,指导其触抚新生儿的头部,而医护人员则要以轻柔的动作触抚新生儿足跟部和足底,当相应部位出现轻微泛红后,使用棉球蘸取酒精(75%)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连续2-3次,待酒精干燥后,用一次性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时,应保持采血器与皮肤垂直,采血集2-3滴即可,采血结束后继续触抚新生儿,同时要握住新生儿的小手,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时间可持续30s-60s。

研究组进行非营养吸吮护理干预:采血前,医护人员要为新生儿准备未开孔且经过消毒的一次性橡胶奶嘴,将其放入新生儿口中让其吸吮。新生儿适应橡胶奶嘴后,使用蘸取酒精(75%)的棉球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次数为2-3次,局部干燥后准备采血器,同时观察新生儿的吸吮情况,新生儿吸吮奶嘴时立即采血,采血时保持采血器与皮肤垂直,采血2-3滴即可,采血完成后,从新生儿嘴中逐渐取出奶嘴[3]。

特别注意的是,两组新生儿采血前要充分哺乳,采血时不要挤压足部,而是让血液自然流出,同时做好消毒处理,避免感染情况发生。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使用NIPS量表(新生儿疼痛评估表)对新生儿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其内容有觉醒状态、上肢、下肢、哭闹、面部表情等,满分10分;

护理满意度:运用满意度量表评估新生儿家属对护理干预手段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不满意)/n×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即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其中,组间检验为t和x2,计量资料为(x±s),计数资料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评分

分析NIPS量表呈现的数据可知,研究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x±s,n=64)

截图1741672442.png2.2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研究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比较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截图1741672468.png3.讨论

新生儿足跟采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血液筛查判定新生儿是否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便可通过早期治疗的方式预防残疾、特殊发育等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4]。但是,足底采血会给新生儿带来疼痛感,使其出现哭闹、烦躁、扭曲等情况,无疑增加了采血难度。为了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缓解新生儿采血时的疼痛感,就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加以干预,本研究选择的护理方法包括触抚护理和非营养吸吮护理。其中,触抚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较为常见,其护理方式是新生儿母亲和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触抚,给予其一定的安全感,以缓解新生儿疼痛感,达到顺利采血的目的。然而,通过实践发现,触抚护理在新生儿足底采血中的应用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新生儿依然会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出现啼哭、面部扭曲等表现。而非营养吸吮护理的运用,可以通过奶嘴吸吮的方式转移新生儿的注意力,缓解采血时的疼痛感[5]。此外,临床研究表明,非营养吸吮护理还具有改善新生儿消化功能,促进血氧饱和度上升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128例接受足底采血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血30s后,对照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6.71±0.54)分,研究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3.12±0.21)分;采血1min后,对照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4.23±0.61)分,研究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1.52±0.73)分;采血5min后,对照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2.14±0.39)分;研究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为(0.96±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具体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新生儿足底采血期间运用非营养吸吮护理加以干预,有助于缓解新生儿的疼痛感,且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秦晋萍.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的认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02(20):114,116.

[2]朱美艳.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8):192-193.

[3]李志芳.不同护理干预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效果[J].健康之友,2019,(15):15-15.

[4]赵丽丽,魏丽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1):348-348.

[5]傅思勇.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45):335-3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