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如今,航空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备受人们关注,通过提高维修水平不仅能保证航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也能保证航空安全。因此,在全面的开展维修管理工作过程,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模式,通过不断的优化维修监管方式,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维修质量,能进一步保证航空机械维修工作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具体总结全面提高航空机械维修监管水平的措施。
1航空机械维修监管的重要性
航空机械维修是一项精度比较高的工作,在维修作业过程要求技术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重视加强对维修前、中、后期的管理,通过有效的作业管理能保证航空机械使用安全,也利于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在具体的机械维修时,需要科学的进行规划,并要根据整体维修工作内容,全面的进行循序渐进的分析,探索更加高效的维修模式,通过维修监管工作的开展,保证各项维修流程全面开展。通过科学的规划,能准确的定位需要维修的部分,利于将维修成本控制到最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面的开展维修工作时,必须要结合相应的监督工作,这样不仅能有效的对维修工作进行监督,也能保证维修作业安全,利于及时发现维修过程出现的问题,以此全面的进行有效的维修管理。避免出现因人为因素导致的维修安全。通过全面的开展维修监管,实现了对作业的全程监督,避免了意外发生,也能提高航空机械使用安全。作为相关技术人员,要提高对于航空机械维修监管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利于全面的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保证机械维修工作顺利开展。
1.1确保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航空设备维修工作而言,其对工作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为保证航空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在机械维修的前、中、后期做很多的工作。例如,机械维修之前关于外购部件购入、维修工具和部件的质量等,都需要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在进行维修的时候出现混乱。而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则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进而提高维修工作的精确度。与此同时,航空的维修工作十分复杂,流程和精确度要求都比较高,对其进行合理监管可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要求进行,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
1.2提高航空机械维修质量
加强航空机械维修的监管不仅可以提高维修质量,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维修工具遗落的情况,这样飞机在起飞的时候就会因为维修工具的位移运动而造成一些事故风险。面对这些问题,若是监管工作做到位,对维修之后的工具进行严格清点,就会很好地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进而提高航空机械维修的工作质量。总之,航空机械维修监管对提高维修工作的精确度以及质量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综合提高航空机械维修的总体水平,确保飞机正常、安全的飞行。
2航空机械维修的监管措施
有效的监管是避免发生事故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维修实践中,存在维修工具遗落的现象,遗落的工具会对部件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会造成一系列事故风险,有效的监管如工具清点制度就能有效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航空机械维修监管流程,确保维修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规可依”,接受监管,一方面要完善规章的制定,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引起维修人员对维修规章的重视,自觉按照维修工艺和工作流程开展维修工作,另一方面,制定维修章程,提升维修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实现自我监管和提升,确保机械维修管理的效果。
2.1航空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在开展航空机械维修监管工作过程,要重视从机械安全角度出发,要全面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航空机械设备使用阶段,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重视对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出现影响航空设备稳定运行的因素,保证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在具体的管理过程,首先要注重合理选型,科学的进行调配。因不同航空设备有着不同的性能,其结构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航空设备具体型号,针对差异化问题全面的进行技术创新,保证维修过程设备使用的合理性。通过对航空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能最大程度上提高设备性能,能避免出现设备损坏问题,降低了维修率,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这样一来通过科学的进行设备管理,维修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了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全面的分析航空机械设备使用需求,针对性的进行有效调用,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其次,要重视全面的进行技术人员培训,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维修技术人员作业技能。在培训过程要提高技术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应严格落实操作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具体的培训过程可以围绕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内容开展,此阶段要注重操作流程的指导,增强技术人员规范意识,全面制定安全操作体系,保证每个技术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掌握具体维修流程。进而当航空机械发生故障后,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并且能够提高维修效率,保证航空机械使用安全,避免发生现场安全事故。
2.2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措施
具体来讲,零等候指的是如果航空机械设备发生故障,需要严格控制等候维修人员的时间,及时解决航空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考虑企业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现状,结合具体情况,对保养制度进行针对性地构建,促使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效率得到提升。首先,对航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大力提升,促使其能够对强制保养原则充分明确;从本质上来讲,强制保养是硬性规定航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要按时开展这些工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积极开展工作人员的航空机械设备管理教育,保证相关的维修保养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航空机械设备实际情况,将航空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切实开展下去。其次,对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有机构建和完善。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航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科学制定,烟草企业要将定期维护、保养、检查制度切实执行开展下去,且搭配采取其他的制度,包括定班保养、巡回保养、定期保养等,促使维修保养工作落到实处,有机降低航空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航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也可以得到显著降低。此外,要有机结合航空机械设备使用维修情况,科学确定航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对航空机械设备各系统使用参数、标准等合理分析,同时,将航空机械设备受到的影响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
2.3提高航空维修工具监管水平
2.3.1对航空机械维修工具进行整理、分类和编号
各航空企业应该对航空机械维修工具进行科学的整理、分类和编号,而且对这些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首先,航空企业应该要求维修人员在修理完机械后,对这次修理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进行整理,并将这些工具再放回到原先规定的位置。其次,尽管航空机械维修工具的种类繁多,工作人员也应该努力做好分类工作,对于不同类型的工具,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贴标签来加以区分,这也能使维修人员在拿取工具时更加便利。最后,对这些机械维修工具分类后再进行编号,可以更加有利于展开管理。有的航空企业根据工具名称中的第一个字母来编号,字母后再加序列号,这一方法就十分值得借鉴。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编号方法,都要遵循简单、合理的原则。编号工作地完成并不代表大功告成,工作人员还需要制作出来航空机械工具清单明细,这也是为后续的清点和维护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2.3.2对航空机械维修工具进行定期的清点
航空机械维修工具的寿命并不长,因为其十分容易消耗,又加之其种类多、形态各异的特点,航空企业经常会发生维修工具丢失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清点工作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在具体的清点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前期所列的工具清单进行详细、逐个的清点。不管是开展工作之前还是以后,又或者是工作场所进行了转移,工作人员都要对工具进行详细的清点。
2.3.3对航空机械维修工具进行及时的修理和替换
其实,对于航空企业来说,需要修理的不仅仅是各种机械,维修工具也是需要进行定期的修理的,如果发现有工具破损或者是出了故障,航空企业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换。但是,维修工具的成本也是企业在进行整体成本控制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所以报废的维修工具不可以随便处理,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
2.4强化机械维修监管信息化建设
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航空机械维修过程,针对性的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是必要的,这样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机械维修监管模式。通过将有效技术运用到机械监管过程,不仅能提高机械维修效率,也能全面的进行有效监管,保证了机械维修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要从制度、技术人员素养等方面进行创新,借助信息化技术方式,打造更加完善的监管平台,引入先进技术方法,促使技术人员维修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还可以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引入大数据、AI技术,进而实现有效的自检,加强机械设备管理能力,通过全面的利用故障智能化分析手段,保证航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有效开展。
机械维修质量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技术、管理、人才、理念和领导作用等诸多要素的有机统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将维修工艺和维修过程中收集的原始信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整理、组合,建立生产阶段的信息系统,作为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在信息的搜集过程中必须坚持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原则。二是,建立维修单位内部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确定系统功能、设立信息中心、确定信息流程和制定相关制度等。三是,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维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维修单位与技术人员的管理,通过科学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全面的开展有效的监管服务,实现对维修技术的有效监管,保证维修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维修工作的集成化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维修效率,保证航空机械维修工作全面开展。
结束语:
总之,航空机械设备监管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部分,提高监管水平能保证航空机械设备使用安全,同时也能够提高航空机械维修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对于机械维修监管工作的认识,要根据机械维修工作内容,全面的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进一步为航空机械维修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郭利军.航空机械类部附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视情维修初探[J].航空维修与工程,2021(04):118-120.
[2]谢祥.航空机械维修差错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07):159-160.
[3]徐国栋,魏飞,赵琛.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及改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3):166-167.
[4]喻甲其.浅析军用航空机械维修的监管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0):59-61.
[5]刘流.航空机械维修的监管策略[J].科学技术创新,2019(30):177-178.
[6]范国军.关于航空机械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9):146+149.
[7]王冲,徐加民,张磊,等. 航空机械维修的监管策略[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6(22):37-38. DOI:10.16525/j.cnki.14-1362/n.2016.22.17.
[8]范蒙华.航空机械维修检查现状及改善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8,(12).
[9]秦芃,范程程.航空机械设备检修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时代农机.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