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为了全面提高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我国开启了全面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达到各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最后实现工程教育培养质量能够有效的国际通行。在各大高校各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过程中,各专业内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必须遵循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其所设置的课程体系能够支撑本专业定义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要求指标点[1-2]。“课程思政”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学习渠道,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新模式。
十九大以来,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党中央提出通过实践教学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5]。这句话为全国各大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要求各高校专业老师充分利用好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进行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对本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改革,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学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如何将思政建设与各专业课程内容有机且高效的结合到一起,更加全面发挥各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是每一位高校专业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有效结合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问题。
二、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支持
合肥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2019年8月已经完成专业评估报告的提交,同年12月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考场。直至2020年8月,在校领导和院领导的带领下,本专业所有老师正在积极准备并顺利提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需将思政教学有机融合到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中。而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所以,流体力学此次本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流体力学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提供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三、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 课程目标体现思政元素
课程目标是实施课程教学最后的结果,如果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就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其中,那么就实现了从终端把控住了思政教学要求。有了这样的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该目标编写相应的教案,以及在教师实施过程中也能体现教学元素。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督促教师实施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另外,考虑到本校是一所应用型高校,在指定本课程教学目标时需更加强调工匠精神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通过本次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但需要掌握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的基本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协调沟通、分析判断和安全意识等综合素质。
(2) 培养安国主义情怀,丰富教学内涵
教师在实际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引入一些案例式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穿插讲授一些流体以及液压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热情。通过最新的国内外液压与气压工程软件应用的学习,来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我探索,勇于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通过大国重器系列片中的基础科学原理与液压气压的基本概念相结合,将教书育人的价值观引入本课程的教学内涵中来。
(3) 实践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属于本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应用型较强,为了更好的提供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应用素质。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实践平台,增强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理解,合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目前拥有综合液压实验台2台、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教学培训系统2台、节流调速特性液压教学实验台2台、液压综合教学实验台2台、电液比例与电液伺服控制实验台1套(如图1)。
图1 综合液压实验台和节流调速特性液压教学实验台
(4)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评价体系
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本课程有正确的引导作用。目前的考核方式已经不是完全依靠一张期末试卷,更多的是通过整个学期的综合表现来给与学生评价。目前我校该课程的评价方式还是“N+2”形式,其中,“N”指的是过程考核的总次数(不大于5),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这门课的过程考核次数一般为3次数,主要是以试卷、报告或者小论文的形式等来完成。“2”指的是一学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教学思政元素此前一直没有加入到评价体系中来,本次思政教学改革会将思政教学元素加入其中,称为“N”考核元素中的一部分。具体的课程考核方式如下:期末考试占40%,过程考核占20%,读数笔记占10%,实验占20,思政教学评价10%。
四、结论
针对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探索,有助于培养工科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政教学融入到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专业教学过程中来,构建一种全新的思政教学模式,将教书育人的价值观引入至专业课程教学内涵中,不仅有助与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与有助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随本学科专业课程的热爱,对未来个人职业发展有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8(23):4-6.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3] 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4] 余江涛,王文启,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68):64-66.
[5] 王栋,张新娜,唐建祥,陆萍蓝,邵铁锋.将思政教育融入工程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98-99.
作者简介:张之荣(1988-),男,江苏盐城人,博士,主要从事液压传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