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艳军1 苏建功1 王文鑫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艳军1 苏建功1 王文鑫2,.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 中国农业,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4.
摘要: 在种植水稻时,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预防病虫害,不仅防治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农药残留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品质,使水稻种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效益得到稳定和协调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学习和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以推动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稻种植;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DOI:10.12721/ccn.2024.157014
基金资助:

1绪论

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很好地发挥出保障食品安全的效果,该技术主要是借助农业防治等方式方法由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进而发挥出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当前,在农业发展过程里,强化农药整治工作已然成为关注要点,全国范围内加大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然而以现实情况来看,整体的效果相对有限,这对于农药整治工作而言会产生极大的影响[1]

2绿色防控技术的价值

首先是生态效益。虽然传统防虫害方法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加投农药会对周围的水源和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且被水稻残留后很容易危害到食用者的生命健康。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对虫害进行很好的控制,也能确保水稻附近生态平衡。比如采用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方式,引进害虫天敌既能防控害虫使水稻可以健康生长,也能实现自然界生态平衡,最终为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其次是经济效益。初期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时,必须投入大量资金,但这项技术属于可持续发展方案,让稻田拥有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环境,既可以让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很好的保障,也能大大节省人工驱虫防控成本。

最后是社会效益。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不仅能多方面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也有助于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病虫害的应用上,已经逐渐迈向智能化、自动化,而这势必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确保粮食安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分析

3.1农业防治

3.1.1优选水稻良种

水稻品种类型的不同,其抗病虫害能力也会不同,比如抗病虫害特性优良的水稻品种,则可以很好地防治病虫危害,从根本上降低水稻发生病虫害。对于一些老病区的水稻问题,就要根据存在发生病虫害的不同类型选择具有良好抗病品种的水稻进行种植,以实现降低对稻株的病虫害数量。此外,在当地还可通过建设水稻示范区,采用对比种植方式选择与优质水稻品种相匹配的种植地并着重推广,从而不断地扩大抗病虫害水稻品种的种植范围。

3.1.2加强田间管理

选择科学的水肥管理,可以加强水稻长势和增强水稻抗病虫能力,也能降低水稻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在施肥过程中,应将有机肥作为主料,并搭配些氮肥、磷肥、钾肥等辅料,保证施肥时做到适时、适量、均衡,并进行炼苗处理,逐渐加强水稻对各种病害的防御。对水稻进行灌溉时,应选择浅、湿、干的模式,为稻田创造一个健康环境,避免发生水稻无效分蘖,同时秧苗返青期,注意做好深水护苗和控虫措施。稻田内的杂草要及时做好清理,对病稻和枯稻也要清除干净,这样既降低了菌源数量,减少了田间郁闭度,也增强了田间的采光、透光和透气性,最终对滋生病虫害做到有效预防[2]

3.1.3及时清理稻田

为了有效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侵染,在水稻收割时可以在田边角落处规划一定区域对稻草进行堆沤,这样方便之后可以将稻草堆沤与土壤混合,稻草和土壤接触后会逐渐发酵,进而阻断空气传播途径减少滋生稻飞虱虫卵。同时在移栽前,要彻底清除稻田中存在的病株、枯稻,以保证稻田环境良好,不给病菌滋生机会。

3.2物理防治

3.2.1投加性引诱剂

这项技术是绿色防治技术的一种,它的原理是采用人工合成性成熟的雌娥,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和诱捕雄娥,让雄娥无法进行交配,从而不能有效繁殖后代,实现对娥数量控制的目的。该项技术不仅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对所需目标生物易于选取,同时也不会对其他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3.2.2灯光诱杀

该方法是通过害虫的趋光性来实行诱捕和灭杀,它是绿色防控技术中一项很常见的方法。灯光诱杀法所选光源也是最常见的,有频振灯、日光灯、高压泵灯、黑光灯、双波灯。将灭虫灯在稻田内恰当位置安装好,与地面距离保持1.5米左右,待到害虫高发时期的傍晚时分开启灯光,吸引害虫至光源处加以捕杀,黎明时分关闭灯光,每5天需对害虫进行一次清理。这种方式对诱杀害虫有非常好的效果,如二化螟、卷叶螟、稻飞虱等,极大地减轻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害虫危害。

3.3化学防治

虽然化学防治技术是农业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残留的农药会危害到食用者身体,所以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必须保证做到安全、科学。第一,药剂浸种法可以将种子表面病菌消除,增强稻种的发芽和成活的概率,在处理稻种时,可以将种子放入25%咪鲜胺乳油2000倍液内浸泡一天,如若气候比较炎热,浸泡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2小时。注意早、晚稻的常规浸泡时间为48小时,浸泡后再行催芽,以降低恶苗病影响到水稻生长。第二,水稻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后,可以采用药物喷施方法进行防治,不过需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30%苯醚甲环唑可以有效解决水稻纹枯病、稻曲病,25%吡蚜酮可以解决稻飞虱,40%丙溴磷可以解决稻纵卷叶螟。为防止病虫害出现耐药性,应不同时期搭配不同药物[3]

3.4生物防治

3.4.1稻田养鸭养鱼

随着将养鸭和养鱼技术应用到稻田中,不仅让畜牧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也让水稻病虫害现状得以有效解决。水稻因生活在多水环境,很适合养一些鸭子、鱼等,而它们的粪便可以作为稻田的天然有机肥料,既能提升土壤肥力,也能保障水稻生产的质量安全。首先,在稻田放鸭应选择7~8月份进行,并注意鸭子重量的控制,避免出现因鸭子体型过大而影响水稻生长,鸭子通过捕食可以实现防治害虫的目的。其次,在稻田养鱼时,除了要加大田埂的牢固度和高度外,还应挖掘鱼沟、安装鱼栅,且放养的鱼类应选草鱼和鲫鱼,鱼的种类不同所放数量也是会不同。在单季养鱼,放养最佳时间是在水稻进入返青期后,而翌年插秧期需进行捕鱼,这样能大大降低稻田内害虫数量,保证水稻作物的健康生长。

3.4.2保护病虫害天敌,利用天敌防治

通过保护病虫害天敌,可以降低害虫数量,任何病虫害都有着互相克制的天敌,这些天敌是以吃食害虫为生,它们既不会影响稻田,还能防控害虫数量。水稻种植时,保护好害虫天敌是虫害防控关键所在[4]

结束语

随着水稻的种类、种植方式及环境和气候等条件的变化,会逐渐加重水稻发生病虫害方面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当前,绿色低碳是农业发展主要方向,将绿色防控技术用于水稻种植,既能对病虫害有效防控解决农药残留问题,也可以确保水稻品质和产量,所以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承光.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意义[J].现代农业科技,2020,(05):113-114.

[2]肖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山西农经,2020,(04):113+115.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0.04.059

[3]张志荣.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0):113.

[4]王仁林.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上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09):95-96.DOI:10.19754/j.nyyjs.2019051504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