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关键是采用适合的土地治理技术,采用生态治理的方式,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在土地生态整治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进行土地工程技术方案的合理设计,并将之作为土地生态整治的基本理论,创新与优化土地工程技术,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运用土地工程技术,推动土地生态治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工程技术的应用背景
现阶段,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剧,由于使用不合理等原因,土地退化严重,并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据统计,40%左右的耕地都存在退化问题,土地耗种质量也逐步下降。基于这一背景,土地工程技术诞生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土地工程技术的创新与优化可以促进土地生态整治,可提升耗地数量、保持耕地质量,实现生态整治目标。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工程技术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农民对其具有一定的认可度,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土地生态整治的重要性分析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逐步得到重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未能及时修复,致使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极限,将会对城镇化建设进程产生影响。在当前的国情下,实施土地整治是必然的趋势,其与科学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产量在世界领域居于首位,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土地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关联。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快速扩张导致部分农业用地被占据,进而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基于此,保护生态环境,加速土地治理,应用土地工程技术进行居住环境的优化可以使人与自然的相处更加和谐,进而促进土地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发展。
三、土地工程技术在推进土地生态治理中的具体应用
1、河道治理技术
在河道生态建设当中,土地整治意义重大,其是土地工程建设的主体,作为重要的自然地理构成要素,其对城镇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土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生态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应予以足够的关注。石川河污染河道整治以生态工程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河道综合治理。遵循“系统整合、标本兼治、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的治污理念,采取“截污、疏浚、蓄水、治岸、管理”的综合生态治理措施。河道治理主要采用土体重构的方式控制污损土壤的迁移和转化,提供了稳定的土体结构及洁净的土质环境。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疏浚污染底泥意味着将污染物从(河道)系统中清除出去,可以较大程度地削减底泥对上覆水体的污染,从而改善水质。调水的目的是通过水利设施(如闸门、泵站)的调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洁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质。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如采用加入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对浊度、COD、SS、TP去除效果较好,对TN、重金属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药剂用量少。生态-生物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气技术、生物修复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等。
2、建筑用地整顿工程技术
现阶段,土地资源存在被违规占用的情况,致使其使用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在土地整治技术应用时,需要整治土地违规占用现象,并规划建筑工程的土地资源使用情况。应用土地工程技术时,应对用地审批工作予以严格监控,规范土地利用途径,并对房地产行业的恶意竞争情况进行整顿,进而将土地工程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的展现出来。通过整顿建设用地,应以开发标准为依据进行建筑用地的使用,对建筑工程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消除施工安全隐患。现阶段,国家的整体实力逐步增强,应参照国际水平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建筑用地的开发与使用情况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施工中会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工程质量也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基于此,应用土地工程技术时,国家应从政策的角度对建筑企业予以一定的支持,强化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同时还要对技术应用的权威性提供保障,采用强制化措施使建筑施工企业意识到土地整顿技术的重要性,进而为土地整顿技术的有效应用创造条件。
3、加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中国的土地资源面积较大,农村地区有大量土地处于闲置状况。非农用地在土地资源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沙漠、高寒地区的土地都属于非农业用地,且这些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较为困难。同时,部分位于名胜古迹或自然保护区的农业土地也难以得到高效利用,致使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且其他行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于土地,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耕地被占用的比例不断提升,致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资源数量锐减,这对经济的稳定与长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基于此,应从发展农业入手,减少耕地占用量,强化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提升,尽量提高耕地面积。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各个地区在开发区建设方面,由于在建设的前期没有做好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及其不合理。具体包括,开发区所占地面积广泛,但由于所在地比较偏僻,土地上除了一些建设项目,实际上利用率非常低,完全没有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使用效果。虽然一些国家级的开发区对土地的利用率较高,但在大部分的省市县,各种经济园区所占的土地资源基本处于毫无用途的状况,这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目前阶段,由于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系统中存在的缺陷,使得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在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建设健康发展,实现土地整顿技术的价值。
结语:为了合理高效地使用土地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保障城市规划建设的质量,就不得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改良,推广集约型土地管理模式,建立严格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对那些违规使用土地资源的不法分子严厉惩罚,在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同时,确保社会经济能健康持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青.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电子乐园,2019(2):46.
[2]赵红.土地工程建设与土地生态治理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8(6):130.
[3]蔡青.土地工程技术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