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
李艳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艳萍,.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施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价值研究[J]. 心理学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负面情绪。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恶性血液病;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46
基金资助:

恶性血液病的出现对患者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虽然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是总体疗效不够理想,在此背景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容易出现悲观、消极、厌世态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1]。文章主要针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医院收治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为65~79岁,平均为(71.4±5.6)岁。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为66~81岁,平均为(70.2±4.2)岁。入选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病情不稳定、合并精神疾病以及预期生存期<6个月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加重疾病状况,影响疾病转归,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抑郁情绪的患者多表现为沉默少语、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且缺乏治疗信心。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多安慰患者,为患者分析病情并强调积极心态对治疗的影响,了解患者的想法并引导患者宣泄情感。同时可以为患者介绍一些抗癌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对于焦虑情绪的患者,由于长时间情绪焦虑可引起躯体疼痛、呕吐症状,从而出现躁动症状。此类患者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高,容易与人产生纠纷,甚至拒绝治疗。针对此类患者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不满,从而宣泄其愤怒的情绪,并且针对患者的病情需要就事论事进行说明,体谅患者并尽可能的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躁动情绪。此外,当患者处于情绪波动期时最好不要让患者单独相处,要让家属陪伴患者,避免出现自杀、损坏病房设备等情况的发生。②放松身心:长期精神紧绷状况会影像机体的免疫力,因此需要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2]。首先可以采取安慰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从而减少由于对疾病的无知产生的恐惧,达到安慰效应。同时可以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仪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脉冲电刺激的方式调节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此外,还可以采取深呼吸锻炼的方式,让患者在安静的病房内进行深呼吸锻炼。具体方法为:平卧位,手臂下肢自然伸展,缓慢深呼吸之后屏气一段时间之后缓慢吐出,反复多次之后能够自然放松身体各部位的肌群。③改善患者的心态:对于逃避、消极心态的患者需要引导患者树立积极性上的心态;同时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医患、医护关系,从而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从而积极的配合临床诊疗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本次研究焦虑抑郁情绪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评价,SAS评分、SDS评分标准为:>50分即表示有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image.png3、讨论

临床治疗效果不仅仅与治疗方法有关,患者的心态对于临床疗效也有较大的影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会造成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影响临床疗效。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在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中,需要多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应对策略,从而采取各种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对临床治疗的效果[3]。有研究[4]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中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朱玲,桑妮.有效沟通六习惯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1(5):45-48.

[2]季娟,牛巧红,苏欣,等.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罗伊适应模式应用概述[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7):206-209.

[3]黄丹丹,张建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型恶性血液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169-170.

[4]吴金荣,王晓婧,张晓燕,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心理护理[J].海南医学,2018,29(16):2318-23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