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方法往往用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的新生儿之中,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病情[1]。但是,实施CPAP治疗期间,患儿较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皮肤损伤等),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基于此,必须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用于接受CPAP治疗的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70例接受CPAP治疗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女新生儿分别有26例、9例,胎龄28~35(31.53±1.24)周,出生体重2.2~3.3(2.75±0.43)kg。观察组男/女新生儿分别有27例、8例,胎龄28.1~35(31.66±1.17)周,出生体重2.1~3.4(2.75±0.41)kg。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未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1)为患儿选择舒适的体位,密切关注CPAP治疗进展;(2)定期为患儿翻身和拍背,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及保持臀部、脐部的干燥和清洁;(3)持续监护患儿心率变化和呼吸水平等,注意保持导管通畅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1)鼻部和额部护理。为患儿选择合适的鼻导管,保持松紧适宜。每隔60min取下鼻塞30s左右,适当按摩患儿鼻子,便于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根据患儿的耐受情况调整通气压力,防止通气压力过高导致鼻黏膜受损。为患儿戴好护额帽,防止导管直接接触患儿皮肤。(2)认知护理。护士需耐心和家长沟通,了解家长想法且告知家长疾病有关知识、开展CPAP治疗的优势和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等,尽量消除其顾虑。争取家长积极配合,让家长保持平和心态,与患儿一起渡过此次难关。(3)鸟巢式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皮肤有无出现褶皱或压痕,对患儿使用温暖的毛毯进行保温处理。温度维持在22°C左右,维持湿度在55%左右,噪音水平在50分贝以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①皮肤损伤、②管道滑脱、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发生率、家长对护士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意味着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越高;问卷信效度分别为0.852、0.863)、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①动脉血氧分压、②动脉血氧饱和度、③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6.0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家长对护士满意度评分、新生儿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家长对护士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家长对护士满意度评分、新生儿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x̄±s)
2.2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n/%)
2.2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更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x̄±s)
3.讨论
CPAP是治疗呼吸衰竭患儿的常用方式,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且有效保护患儿气道黏膜上皮细胞完整性的优势[2-3]。临床实践研究表明,实施CPAP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4-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以及血气指标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知,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注重改善家长的认知以及对新生儿开展全方位的护理,最终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接受CPAP治疗期间可缩短其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蒋艳霞.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观察[J]. 糖尿病天地,2020,17(7):210.
[2] 徐达凤. 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7):92-95.
[3] 毛靖媛. 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护理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1,12(9):28-29.
[4] 孙晓燕. 减少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并发症的护理分析[J]. 养生大世界,2022,11(6):329-331.
[5] 毛克敏.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9):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