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多发于既往患慢性疾病及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疾病发病于脑部,受出血量及出血位置影响,患者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感知能力及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肢体运动障碍、思维意识不清或语言能力下降等为主要表现,促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1]。重症脑出血除对上述影响外,疾病发生后,患者脑部微循环将受到严重破坏,累及生命体征及人体各系统、重要脏腑器官功能,因此疾病危害性将明显升高,加剧疾病病死率[2]。采用护理措施干预重症脑出血患者,使用PDCA护理模式,行护理期间通过系统性规划护理措施,进行循环管理,将措施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调整,除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可增进护理服务在患者诊疗期间干预针对性,患者经由干预,疾病影响、病症反应等均能够明显改善,适用性较其他护理方式更高[3]。为探究PDCA护理模式临床作用,选择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入院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72例,分析重症脑出血应用PDCA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收入重症脑出血病人72例,抽签决定组别,常规组分入男、女各20例、16例,(59.44±2.3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39±1.07)小时,脑出血位置:11例为枕叶,15例为基底节区,10例为小脑/脑室位置,出血量(51.94±2.08)ml;观察组分入男、女各19例、17例,(59.42±2.2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1±1.11)小时,脑出血位置:11例为枕叶,13例为基底节区,12例为小脑/脑室位置,出血量(52.05±2.04)ml;无差异(P>0.05)。
1.2方法
基础护理方式对常规组进行临床干预:协同配合临床急救工作,开放患者静脉通路,做生命体征监护,药物使用严格遵照医嘱,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实施体位调整及饮食管理,定时开展卫生清洁,以使患者在就诊期间保持良好感受,病情稳定后,协助康复师为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PDCA护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临床干预:
(1)计划阶段:设立PDCA护理小组,对护理措施实施规划,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特点、临床救治期间配合需求、患者护理服务需求等做综合考量,所制定措施需充分参考上述因素,以获得更具适用性及应用价值的护理计划。措施制定后,护理小组组织人员培训,培训其护理操作专业性,并指导其护患沟通方法,护理技巧等,提高其个人专业能力,从而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为其做有效干预。
(2)执行阶段:患者入院,即对其信息、资料等实施采集汇总,协助临床诊疗工作,做基础护理干预,结合患者资料信息,对护理措施细节开展调整,做进一步完善,完毕后为患者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护理服务。护理中,患者生命体征、体温、精神状态、意识反应及病症反应等做持续监护,根据患者病情、病程等,评估预判风险事件及并发症等发病率、发病类型,定期采集样本开展生化检测,以了解其病情进展情况;行颅压监测,协同临床做相关治疗干预;开展并发症预防,定时吸痰、开展口腔清洁,以防控呼吸道感染,早、晚时间清洁患者头面部、手足部及会阴处,改善患者就诊体验的同时,防控泌尿系统感染;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根据所了解到内容,告知临床,以促进其在疾病救治中适度调整治疗方式,对重症脑出血做有效治疗的同时,管控患者所患基础疾病,行用药管理,以使其机体健康水平得以提高;诊疗期间与患者进行基础沟通,告知其配合诊疗工作对其康复及后续恢复等影响作用,行情绪疏导,安抚其紧张、焦虑等异常心理,并采用鼓励方式对其康复信心实施引导,指导其配合诊疗工作,促使临床诊疗工作时效性得以提高。临床治疗开展后,管理患者个人行为,充分卧床休息,期间管道通路做妥善安置,防控脱管的同时,保障通路通畅,有助于引流物引出及治疗药物给药,对患者病症反应缓解可产生促进作用。患者住院初期使用被动运动方式,干预患者上肢及下肢状态,以促进肢体微循环,改善其关节运动功能;患者病情趋向稳定后,引导其进行主动运动,并开展自理能力训练,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同时,缓解其疾病所致精细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以提高。管理患者饮食结构,结合其病症反应、病情等,给予其流食或半流食,必要时可开展肠内营养,维持患者机体营养及能量供给稳定,待其经治疗后病症反应减轻,则调整餐食结构,引导其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患者进食期间注意其进食安全,体位做适度调整,指导其对食物做充分咀嚼,有助于消化系统吸收的同时,防控呛咳情况发生。
(3)检查阶段:定期对护理措施干预作用进行检查,评价其在重症脑出血护理中作用及对患者疾病康复、疾病诊疗效果等方面影响性,对护理期间所出现问题、弊端等进行汇总,做质量及护理措施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4)处理阶段:分析成因及影响因素后,制定对策进行干预,使护理计划得到进一步完善,使护理质量得以改进,为患者提供质量更为良好且干预作用更为显著的护理服务,以增进护理措施对患者病情干预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肢体功能使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测患者上肢、下肢功能,总分100分,上肢功能评分最高得分66分,下肢功能评分最高34分,高分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良好。
心理状态应用焦虑、抑郁量表评估,100分为最高得分,高分表示患者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营养指标汇总体质量、右上臂周围、左上臂周围等项数据。
依从性评定标准:患者在诊疗阶段能够自觉做到积极配合,完全依从;偶尔可见抗拒治疗行为,经引导后诊疗工作可顺利开展,依从;诊疗阶段需医护人员对患者做严格管理及引导,方可开展诊疗工作,部分依从;有明显抗拒行为,诊疗工作无法顺利实施,不依从。
并发症发病情况所数据汇总,计算发病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重症脑出血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干预作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性,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1.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值、χ2值开展检验,其表现形式为(x̄±s)、(n%),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呈现P<0.05时,提示组别间数据存在差异。
2结果
2.1肢体功能
开展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可见改善,评分较常规组提高明显(P<0.05),见表1。
2.2心理状态
患者心理状态在两组采取护理前并无差异,经由不同措施干预,观察组负性心理有明显缓解(P<0.05),见表2。
2.3营养指标
患者营养指标汇总数据,观察组营养指标在干预后较干预前良好,相比常规组护理后指标数据具有优势(P<0.05),见表3。
2.4依从性
观察组经由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依从性(P<0.05),见表4。
2.5并发症发病情况
观察组、常规组相比较,前者在就诊期间并发症发病率略低(P<0.05),见表5。
3.讨论
重症急性脑出血作为急危重症疾病,发病后病程发展迅速,随出血量增加,患者脑组织结构将受血肿物挤压导致其发生改变,促使脑部神经系统受损,且脑部微循环及供血、供氧情况受到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的同时,预后极易遗留后遗症,加之疾病所致不适感受及病症反应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对于患者生存质量、身心健康等均具有极大破坏性及危害性[4]。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救治,可使病灶处出血量得到管控,通过减轻血肿所致脑组织压迫及神经系统损害,由此使疾病致残、致死率得以降低。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就诊期间为其提供护理服务,目的在于通过护理服务干预其病情,同时管理干扰患者疾病康复影响因素,并协助临床诊疗工作实施,以此使患者疾病康复得到促进[5]。应用PDCA护理模式于重症急性脑出血护理中,PDCA护理模式能够更为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干预患者患病期间身心状态,较其他护理措施更具干预作用[6]。作为临床中具备显著适用性及高质量的护理措施,PDCA护理在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前,对护理措施、护理服务事项做系统性规划,并结合患者疾病、病情、护理需求等诸多方面,规划护理计划,能够是护理服务更具适用性及可执行性,从而使护理中给予患者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且在开展护理后,对措施干预作用进行分析,调整措施细节,查缺补漏,做有效护理干预的同时,改进工作质量,因此实施后,PDCA护理模式对患者病情、疾病康复等均可快速产生干预作用,进而使护理服务在临床中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7-8]。给予重症急性脑出血患者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前计划护理措施,开展专业培训,由具备较强专业能力护理人员服务患者,针对性管理其病情并为其提供帮助,可使疾病影响及对人体健康危害得以减轻[9]。执行阶段,管理干预患者情绪状态、病情、并发症、饮食及康复训练等方面,抑制病情进展,促进病症反应缓解的同时,促使影响患者诊疗安全、不利于其疾病康复等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高患者生理、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够在就诊期间及预后均保持良好状态,加快其疾病康复进程[10]。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后,实施质量检查并调整护理服务措施,进一步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完善护理服务内容,由此使疾病症状反应在短时间内缓解,缩短患者住院时长[11]。经由PDCA护理模式干预,重症脑出血疾病临床诊疗有效性能够明显提高,疾病对患者机体健康危害性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护理的开展,可干预患者因疾病所致负性情绪、心理压力,进而防控患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负性情绪对患者诊疗期间个人行为影响性能够有效降低,因此,PDCA护理模式的实施,较其他护理方式在重症脑出血护理中效果更为良好[12]。
综上,护理重症脑出血患者,PDCA护理模式干预作用、护理效果于实施后均可达到预期,临床中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喜,李婷.通腑醒神汤联合PDCA干预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22):3829-3831.
[2]王莺,周林强,戴亚圆.多学科协作联合PDCA护理模式在脑出血合并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1):146-149.
[3]洪馨雨,李晋.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预防式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28):72-74.
[4]闫明明.PDCA护理模式用于重症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6):73-74.
[5]孙荣,彭小俐.PDCA护理模式用于重症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20,7(16):116+123.
[6]周俊霞,蒋文英.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9,6(81):139-140.
[7]梁佩伦,江文昊,陈颖欣.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呼吸道清理方案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87-89.
[8]吴翠诗,李露,黄丽芳.PDCA循环联合精细化管理在脑出血患者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科学,2019,9(09):186-189.
[9]张娜.PDCA护理模式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7):39-42.
[10]郑永先,付斌,刘玉仁,等.PDCA循环缩短脑出血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06):683-685.
[11]陆春婉,张毅.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3):195-196.
[12]李静.PDCA管理模式在预防脑出血病人跌倒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07):83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