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烟草及电子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程娟 罗庆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程娟 罗庆华,. 使用烟草及电子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 心理学研究,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80.
摘要: 青少年烟草及电子烟的使用已然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许多研究已经记录了香烟使用与一般人群抑郁症、睡眠质量之间的联系,有关青少年烟草及电子烟使用情况、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往往很少得到关注。本综述对青少年使用烟草及电子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论述。
关键词: 青少年;烟草;电子烟;心理健康;睡眠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180
基金资助:

1研究背景

有研究发现,在国内中学生中,电子烟的使用率为1.2%,电子烟的认知率为45.0%。中国的年轻人将电子烟作为一种烟草产品,而不是帮助他们戒烟。2013年,Peters等人研究发现,电子烟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更容易获得,比传统香烟更健康,而且更美观,在青少年中,美学似乎成为吸烟行为方式选择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同年,Ambrose等人调查了青少年对传统香烟和电子烟的看法,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少年(64.2%)认为香烟的危害与剂量依赖有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电子烟的危害比传统香烟要小。电子烟不受任何吸烟限制的约束,比如销售年龄限制、营销限制、场地限制等,学校的浴室和楼梯是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最常见的地方之一,显然,电子烟为青少年吸烟提供了便利,这可能导致吸烟的重新正常化、重新正规化,给公共卫生部门和医疗部门带来新难题。

精神共病在青少年吸烟中很常见,包括焦虑症、重度抑郁症、对立违抗性障碍等。据研究,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吸烟的可能性大约是其他人群的2倍。有证据表明,青少年中的重度抑郁症与吸烟有关,虽然成人精神障碍和吸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活跃和富有成效的研究领域,但缺乏将吸烟与青少年精神障碍特别联系起来的报告。研究发现,电子烟的增加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特别是高中和大学生的抑郁症。随着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年轻人使用非香烟烟草产品比如电子烟的人数不断增加,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监测,并认为针对青少年使用电子烟对心理健康结果的影响以及相关性研究仍较缺乏,需要更多的研究。

2烟草及电子烟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2.1烟草及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性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还主要指个体人格的完善,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潜能以获得更好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内化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症状,以及外化的冲动、破坏性行为和药物滥用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烟草及电子烟使用之间的联系。证据一致表明,青少年电子烟使用者比非使用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心理健康问题。电子烟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目前研究较少。2014年,Cummins等人通过测试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使用电子烟的易感性,得出结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吸烟者更可能使用电子烟。2019年,Pham等人采用2015年和2016年加拿大社区健康调查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指出,使用电子烟与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

回顾已有文献研究,关于烟草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大多是对个体抑郁情况进行测评。2001年,Marmorstein 和Iacono对337名女性双胞胎的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双胞胎的尼古丁依赖率更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青少年中的重度抑郁症与吸烟有关,吸烟与重度抑郁症之间存在双向关联,缺乏证据表明吸烟或尼古丁可以改善重度抑郁症的症状,吸烟可能是重度抑郁症的一个危险因素。青少年健康纵向研究数据表明,目前的吸烟预示着在1年的随访中会出现高水平的抑郁症状。并且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吸烟与自杀行为有关。2016年,Frank C等人对年轻群体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显示,青少年使用电子烟与抑郁症状加重有关。2017年Frank C等人对年轻群体进行纵向研究发现,抑郁症状的升高也预示着电子烟的使用。同年,Lechner等人通过对年轻群体进行12个月纵向研究发现,随着抑郁症状的加重,预示着随后的传统吸烟、电子烟及双重产品的使用,并发现持续使用电子烟与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症状加重有关。以上三个研究均表明电子烟使用与抑郁症状加重的相关性。

2.2烟草及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睡眠质量相关性

与一般人群相比,吸烟者的睡眠质量较差,其与更大的尼古丁依赖性有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高于传统香烟,睡前也方便吸烟者使用,睡眠障碍在依赖尼古丁的青少年中很常见。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睡眠问题。烟草使用是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一项前瞻性调查研究描述了吸烟行为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显示随着每月吸烟数量的增加,被归类为睡眠质量差的参与者比例也增加,建议吸烟者减少每天吸烟的数量可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019年,Brett等人通过分析比较每日/非每日电子烟使用者与非使用者和可燃香烟使用者的睡眠健康状况,得出结论目前使用传统香烟和电子烟的人报告的睡眠困难明显多于从未使用过的人,参与者为大学生,其中40.9%的人表示曾尝试或正在使用电子烟。Lin Zhang等人通过与不吸烟者的睡眠结构参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电子烟使用吸入的尼古丁会对睡眠结构产生不利影响。Merianos等人对2017年青少年风险行为调查进行二次数据分析,样本来自美国高中学生,结果显示:电子烟使用者与传统烟草使用者相比,睡眠不足的概率增加。此外,电子烟产生的尼古丁对使吸烟者产生依赖,停用会产生戒断症状,其中包括睡眠紊乱及情绪问题,与睡眠质量下降相关。

3 研究设计

3.1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本研究设计的基础。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性。我们预测,使用烟草和电子烟的青少年将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压力感增加等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假设2: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相关性。我们预测,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会导致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

研究假设3: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程度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质量就越差。我们猜测,随着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程度的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质量将呈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

3.2研究设计及流程

为了验证上述研究假设,我们设计了一项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以某城市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下是研究的具体流程:

步骤1:问卷设计。我们根据已有文献和理论框架,设计了一份包含相关变量的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个人信息、烟草和电子烟使用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等。问卷使用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步骤2:样本选取。采用募集方式,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精神科门诊募集青少年吸烟患者。采用PASS 15.0软件,计算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设α=0.05,参考了以往的研究,研究者设本次调查吸烟率为15%,容许误差设为5%,样本量n = 822。考虑到问卷可能存在部分信息缺失(5%),适当增加样本,取整后最终我们希望招募870例精神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吸烟患者。

步骤3:数据收集。在确定好研究样本后,我们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收集途径是受试者或家属的手机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方式,由受试者进入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对无法使用网络问卷者,可用纸质问卷,对无法使用和配合纸质问卷调查者,由精神科医生作为调查人员进行记录,需保证参与的受试者全部有效完成问卷调查内容,最终研究者收集、整理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Cronbach’a系数来评定问卷的信度。在发放和收集问卷的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伦理原则,确保调查过程的合法性和隐私保护。

步骤4:数据分析。收集完问卷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等。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将验证研究假设,并得出结论。

3.3变量测量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等。以下是各个变量的具体测量方式:

烟草和电子烟使用:我们将采用自报问卷的形式,测量研究对象对烟草和电子烟的使用情况。包括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的频率、数量和年龄开始使用等。

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将使用经典的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量,如“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该量表包括了一系列问题,用于评估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

睡眠质量:我们将采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来测量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PSQI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睡眠评估工具,包括了睡眠质量的各个维度,如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

4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数据预处理

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清洗。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数据中的错误、不一致和重复数据。我们通过仔细检查数据的每一列,发现了一些错误和不一致的数据,并通过与调查对象核对以及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了修复和确认。

我们处理了数据中的缺失值。缺失值可能会对后续的数据分析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针对不同的变量类型,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数值型变量,我们采用均值、中位数或众数进行填充;对于分类变量,我们采用众数进行填充;对于文本型变量,我们采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进行填充。

我们对异常值进行了处理。异常值可能会对数据分析造成干扰,因此我们需要识别并进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值,我们会仔细检查并确认其是否为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如果确认是误差,则进行修正或删除。

通过以上的数据预处理步骤,我们得到了一份经过清洗、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处理的干净的数据集,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做好了准备。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我们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4.2 数据分析方法

为了探究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法的使用。

我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用于对数据集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和总结。我们计算了数据集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量,并绘制了柱状图、箱线图等可视化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初步关系。

我们进行了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我们计算了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通过相关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和方向。

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和评估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我们采用了线性回归模型来探究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并进行了模型拟合度的评估和显著性检验。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实际影响程度。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得出科学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将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读。

4.3 结果解读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首先,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程度较高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方面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睡眠不良。这表明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在相关分析中,我们计算得到了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质量就越差。

在回归分析中,我们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来评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模型拟合度的评估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烟草和电子烟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烟草和电子烟使用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质量就越差。这一研究结果对相关政策制定和干预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旨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质量。

结束语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关联。通过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烟草和电子烟使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和睡眠质量下降有关。研究还揭示了烟草和电子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赖维云.重庆市13~15岁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06):409-412.

[2]许诺.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效果对比和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第5期).

[3]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将为维持烟草经济付出巨大代价[J].健康之家,2017,(第5期).

[4]肖琳.中国青少年烟草使用现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09):85-8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