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态势与存在问题研究
刘佳林 石连山 任靖宇 普文冉 杨开国 陶涵纲 蔡戌广 张峰峰 丁鹏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佳林 石连山 任靖宇 普文冉 杨开国 陶涵纲 蔡戌广 张峰峰 丁鹏程,. 基于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态势与存在问题研究[J]. 核工业与技术,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115.
摘要: 核电是我国未来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我国对核电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用核电替代传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是当前能源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但是,核电运行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备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以严格的管控。文章通过对我国核电发展现状的分析,对核电运行中存在的安全应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核电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为提高核电安全应急管理水平,保障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应急措施
DOI:10.12721/ccn.2025.157115
基金资助:

引言

在核电建设、调试、运营和退役等各个阶段,对其进行安全监控是保障核电安全、稳定、高效的重要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所有的领导者都要有正确的安全意识,要客观地分析出我国核电运行中的应急安全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推动我国核电运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解决好这一问题。

1.我国核电发展现状

我国经过四五十年的艰苦探索,已经建立起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核电研究与开发系统。迄今为止,我国在核电生产方面已培训出大批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在积极完善现有的核电基底。我国华龙一号的建成使其核电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核电开发方面,我国积极引进了其他国家的核电设备,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一方面,我国的从业人员也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通过长期的、严格的考核,才有资格进行操作与检修。所以,在操作上,核电是比较安全的。由于福岛核电站是全球较为安全的核电站之一,某国核泄漏事件使我们国家对核电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海啸造成的长时间的能量损耗,以及核反应堆核心的融化,都会造成核泄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国家当局对核电站的关注,一方面是出于对我国人的生命和财产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核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导。

2.我国核电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应急问题

2.1.落后的核电运行安全理念

近几年,我国核电快速发展,但“重进度轻安全”现象却是普遍存在,部分生产主管人员的质量意识薄弱,缺乏先进的核作业观念,致使相关法律法规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生产中的维护问题往往难以得到及时、高效的解决,从而引发各类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2.2.核电运行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首先,缺乏对核电站设备质量的监督管理。虽然我国核电站的操作设备过于庞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核电设备的质量也在逐步提升。核电运行发电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核电设备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次,很难对核电运行的操作进行监控。我国核电产业起步较晚,主要是从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导致核电技术发展滞后,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也没有统一的开发规范,这是阻碍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在制定核安全作业规范方面,给企业的核电运行安全带来了困难。最后,核电运行企业对核电运行运作的监控与管理投入不足。在操作期间,核电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更小的辐射。虽然我国已研制出可预防核作业中放射性污染的核操纵设备,并安装了监控录像,但其投入较少,很难适应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

2.3.不完善的核电运行法规

目前,我国核电运行发展过程中,对核电运行法规还不够完善。第一,我国对与核安全监管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我国核电安全保卫部门虽然在1980年代就已经开展了核电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核电建设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我国核电建设的法律保障不足。虽然目前我国已颁布了《核安全法》规章,但仍未形成清晰的核电发展战略,不能有效地保护各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权益与责任。第二,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核安全监管法规体系,仍在沿用多年的核电运行安全条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核电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同时,随着核电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障核电安全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对核电运行应急管理法规的更新还没有跟上,而以往的立法和规章却不利于其发展。

3.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措施

3.1.进一步增强核电运行安全意识

目前,我国核电企业急需加强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安全监管工作。在核电站的运行中,需要遵循工作人员安全第一的方针,做好核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保证相关工作的安全、高效,并强化对环境的保护。核电设备运行一般会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核设备的运行状况。就像其他工业设备,核电设备的操作需要是在设计上所要求的安全操作,如果事故超过了操作条件,应分开对系统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保证核电设备的安全运作,需要由国家核安全局及地区核与放射监测站进行监督与管理。在保证及时、独立的情况下,监管者应当以独立的方式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二是机械设备质量。在核电设备运行中,如果一回路等关键元件发生损伤,就有可能发生核泄漏。虽然有纵深防御这样的措施,还是有可能在同一时间破坏多道屏蔽;三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可以采取切实的措施,降低核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意外后果,预防意外的发生与扩大,提高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并且有足够的安全设施做保证。

3.2.完善我国核电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非常关键,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核电安全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我国相关部门和高素质的核电运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迅速从国外先进的核电运行操作体制中汲取经验,建立一套完备、高效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过去的相关规定进行改进,出台最新的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要求各企业进一步提升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对核操作的监控。同时,各地政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设立地区核电管理站,并在地方上实行由中央政府直接监控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政府的组织作用下,各地区核电站要各司其职,快速响应,强化核安全应急管理。只有健全相关核电运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核电运行的安全性,强化核电经营机构对核电运行的安全进行监管,实行监管人员轮班值班,才能防止在核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无法及时处置的意外情况,从而充分发挥核电的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3.3.加强建设我国核电安全应急措施

为加强核安全应急措施的制定,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在核电站内成立一支有高质量人才参加的安全应急管理机构,起到表率的作用。如果出现较小的核事故,专业人员要及时提供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在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相关政府,并派出工作人员配合核电站,以避免核泄漏。二是我国应建立核电运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组织部门,提升我国核电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借鉴国外核电应急管理体系和核电技术,提升国内核电行业的技术与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非再生能源却在不断下降,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力研究新能源,如风电、水电、核电等,这对降低能耗、提升能效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能源和人口大国,我国的平均能源使用率很低,对新能源的开发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核电作为我国十大能源中的一种,其运行可持续优化我国能源构成,并可有效解决能源紧缺问题,这对我国能源事业的创新发展、核电安全运行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邢传全.核电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及存在问题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6):113-114.

[2]童欣.基于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态势与存在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3):93-94.

[3]葛湖滨,章红伟.基于我国核电运行的安全应急管理态势与存在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7,(02):30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