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解析
汪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汪浩,. 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解析[J]. 林业研究,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484.
摘要: 林业病虫害对森林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构成了重大威胁。通过病虫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早发现异常,更能预测病害爆发的可能性区域。此外,针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也被详细讨论。本文旨在强调全面有效的病虫害管理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治措施
DOI:10.12721/ccn.2025.157484
基金资助:

引言:

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步骤。病虫害的爆发不仅对森林经济造成直接损失,更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病虫害,本文聚焦于监测预报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防治策略的实施。研究发现,科学精准的监测手段和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现病虫害的潜在威胁,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机会。此外,生物防治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使用也成为缓解病虫害危害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呼吁加强病虫害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做出贡献。

一、病虫害对林业的影响

林业病虫害是林木健康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威胁。它们不仅直接危害着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发育,还可能导致森林资源的大量损失。病害可能使树木凋零,甚至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衰退,而虫害则可能导致林木受损、生长迟缓甚至死亡。这不仅对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病虫害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短期损失上,长期来看,它们可能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土壤质量、水资源供给以及空气质量。此外,病虫害还可能加速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恢复的困难,对自然和人为造成的环境变化产生更大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针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及时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预测可能的风险区域,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有助于维护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的森林健康和生态平衡提供支持。

二、病虫害监测监测方法和技术

病虫害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多样化,涵盖了地面监测、遥感技术应用以及生物学监测方法等多个领域。地面监测是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数据,包括对病虫害现象、树木状况和环境因素的直接监测和记录。遥感技术则通过卫星图像、航空摄影等手段,实现对大范围森林的快速、全面的监测,识别异常区域,并进行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生物学监测方法则侧重于病虫害的生物特性和生态学特征,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生物的繁殖、传播规律的研究,从而预测和监测病害或虫害的发生趋势。这些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病虫害监测手段,有助于及早发现、准确评估病虫害风险,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持。

三、病虫害监测监测参数与指标

在病虫害监测中,监测参数与指标包括病虫害类型和损害程度评估,这些是评估森林健康状况和制定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病虫害类型: 监测病虫害的类型是区分不同病害或虫害种类的首要步骤。这包括记录不同病原体或虫害种类、对树木叶片、树皮或其他部位的异常现象进行观察和分类。例如,识别病害是否是由真菌、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或是由昆虫造成的虫害,以便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损害程度评估: 对病虫害造成的损害进行评估有助于确定病害或虫害对树木健康和生长的影响程度。这包括量化或描述损害程度,评估树木的生长状态、叶片的颜色、树皮的完整性、树木枝条的状况等。采用不同的评估指标如损失比例、受感染部位面积比例、植株的生长势等,帮助了解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通过对病虫害类型和损害程度的详细监测与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害或虫害对森林健康的威胁程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保护森林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天敌引入和生态平衡恢复,这些方法侧重于利用生物控制病害或虫害,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损害。天敌引入: 这是一种利用天敌生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引入具有天敌特性的生物,例如食肉性昆虫、捕食性鸟类、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等,来控制病原体或虫害种群的增长。这些天敌生物能够捕食、寄生或寄主化目标病害或虫害,从而降低其数量,维持病虫害种群的平衡状态。生态平衡恢复: 生态平衡恢复强调通过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来控制病虫害。这包括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促进天敌的自然增殖和多样性。例如,通过植物多样性、栖息地恢复和保护,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这种方法注重于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减少外部干扰,促进天敌和病虫害之间的天然调节,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这些生物防治方法强调了对生态系统内在平衡的重视,通过引入适当的天敌或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控制病虫害种群数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目的,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生物防治策略。

五、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了使用杀虫剂或杀菌剂以及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应用。杀虫剂或杀菌剂使用: 这类化学物质被设计用于控制害虫或病原体。杀虫剂通常是针对昆虫类害虫的化学物质,而杀菌剂则是用来对抗真菌性病害的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可以在植物表面喷洒或施加,也可以通过土壤处理来防治病害。它们的作用机理通常是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或干扰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从而减少病虫害对作物或森林的危害。环境友好型产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研究和开发了一些环境友好型的病虫害防治产品。这些产品旨在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减少残留和污染,并且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更小。这包括了生物农药,比如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它们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考虑使用的剂量、施用时机和方式,以及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并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同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的爆发,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结论;

综合林业病虫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措施的探讨,我们可以明确病虫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巨大威胁,以及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影响。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是及早发现病虫害的关键,提供了干预和控制的时机。多样化的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使用,强调了综合性管理对病虫害控制的必要性。然而,在采取任何措施时,需权衡其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系统整体稳定性的考虑。生态平衡的恢复和保持多样性对于长期控制病虫害至关重要。最后,林业病虫害管理需要政府、学术界、社会各界的协作和支持,需要不断创新、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科学研究,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士红.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的核心思路 [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 (07): 105+107.

[2]王峰. 遥感影像在春尺蠖监测中的简单应用及探讨 [J]. 现代园艺, 2020, 43 (09): 192-193

[3]林晓飞. 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和技术体系完善措施浅析 [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02): 159.

[4]郭诗华,黄梦琦,李卓群等. 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进展 [J]. 民营科技, 2018, (09): 95-97.

[5]李爱民. 森林病虫害高发原因及控制对策 [J]. 吉林农业, 2018, (16): 88. DOI:10.14025/j.cnki.jlny.2018.16.0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