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钻井生产中的现有安全管理策略
1.安全管理策略的概述
安全管理策略是为了保障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设备完整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方法。目前,石油钻井行业已经采取了一些安全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和标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大了石油钻井行业的约束力,如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环保法等。这些法规和标准规定了石油钻井作业中的安全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要求企业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安全管理体系。国内外石油钻井企业完善了自身的QHSE管理体系。这些管理体系通过明确责任和权限、制定标准和程序、开展培训和演练等方式,确保了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3)风险评估和管理。目前,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已经逐步在石油钻井企业中推广,用以进行风险辨识、措施制定等安全工作。风险评估工具如HAZID(危险辨识)、HAZOP(危险和操作性研究)等可以帮助企业确定风险源,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培训和教育是石油钻井行业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旨在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增强员工的技能。这些活动包括岗位培训、紧急救援演练、安全会议等,旨在向员工传达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帮助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石油钻井生产中的现有安全管理策略的分类和应用
根据石油钻井生产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安全管理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1)设备安全管理。在石油钻井生产中设备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关键举措。其涵盖了设备检维修、异常检查和处置等,以此保障钻井设备的平稳运行。
(2)作业中的安全管理。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是控制钻井作业过程中各种风险的重要措施。其包括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工作许可证的管理、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等,可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3)紧急响应和事故处理。紧急响应和事故处理策略旨在提前规划和准备应对突发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该策略包括紧急预案的编制、应急设备和救援队伍的配备、事故调查与分析等。
(4)安全文化建设。在石油钻井企业中,安全文化建设是培养全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重要手段。该策略包括领导层的示范和承诺、员工参与和奖励机制等,以促进全员的共同参与。
3.安全管理策略的问题
(1)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监管不到位。尽管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了石油钻井生产的安全管理,但在实际执行和监管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部分企业忽视了法律法规的要求或者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执法,安全管理策略的落实效果不佳。
(2)安全培训和教育存在不足。安全培训和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部分企业不够重视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导致员工安全管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不够高。
(3)风险评估和管理的不全面。目前,石油钻井企业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有时候只注重对显性风险的评估,忽视了潜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此外,随着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工具和方法没有做到实时更新的问题。
4.安全管理策略的挑战
(1)多方面利益的挑战。对于石油钻井生产来说,由于涉及政府、民众、不同企业等主体,涉及的利益者较多,容易出现企业、员工或者环保等方面的利益纠葛。这时,需要从多方共赢的角度出发,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2)技术和设备更新的挑战。石油钻井技术和设备需要不断更新,新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可能带来新的挑战。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员工的培训,做好技术改进工作。
(3)跨地区和跨国合作的挑战。石油钻井行业涉及跨地区和跨国的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文化存在差异。在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中,需要解决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
(4)安全文化的建设挑战。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培养领导层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和行为,并将安全文化融入企业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中。
二、改进的安全管理策略
1.安全文化建设
第一,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安全文化建设,要起到典型示范引领的作用,成为企业安全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者和领航员。第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建立员工安全委员会等组织,鼓励他们提供安全意见和建议。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员工的安全问题,完成闭环管理。第三,建立奖励机制,发放一定的奖金,以鼓励在安全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和集体,激发全员积极参与石油钻井生产方面的安全管理。
2.风险评估和管理
(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实施更全面的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使用更为先进的风险评估工具及技术,精准识别风险。
(2)落实风险防控措施:按照双方机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分级防控措施,时时监控和有效管控潜在风险。
(3)强化风险管理闭环机制:从风险识别、防控实施、及时反馈及措施改进等多方面,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闭环机制,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成效。
3.培训和教育
(1)丰富培训方式:采取短视频宣传、公众号推广、应用多媒体或者VR虚拟技术等方式,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2)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训内容要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以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3)定期更新培训内容:要以技术和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为核心内容,及时更新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以确保学习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4.紧急响应和事故处理
(1)建立紧急响应预案和机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加强应急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紧急响应的效率和协调性。
(2)调查和分析事故原因,及时查漏补缺、采取措施,举一反三、强化同类事故的预防管理。
(3)案例共享:在企业内部及时总结事故教训、经验和相关管理决定,确保全员共同防范和增强管理能力。
5.创新技术,应用智能设备
(1)采取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线实时监测生产现场,智能识别现场违章和设备异常,降低人为失误,准确分析设备故障,减少事故发生。
(2)石油钻机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数据,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分析数据,给出精准的风险识别,提出可行的管控措施。
(3)通过远程摄像头、布控球等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石油钻井生产现场,严格管控“三违”行为,降低人为不安全行为发生率。
三、结论
首先,石油钻井生产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在其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因此,需要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策略来预防事故发生。其次,现有的安全管理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石油钻井生产的安全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包括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管的不足、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局限性以及员工培训和教育的不足等。最后,需要通过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措施,持续改进石油钻井生产中的安全管理策略。这包括强化法律法规执行和监管,创新安全培训和教育方式,完善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加强跨地区和跨国合作以及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智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