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领小学生学学好书法不仅是书法老师应做的事,也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每节课写字教学大概10分钟,中高年级写字的时间有所减少,但写字教学依然贯穿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如果在每节语文课堂识字、生字教学时有意识地应用创境、融境、悟境的教学策略,书写效果就会事半功倍,那是每个语文老师也乐于看到的事。
一、创境—创设语境、熟记生字、正确书写
人生写字小学始,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枯燥乏味冰冷的方块汉字缺乏兴趣,如果我们把它同录音、视频、猜谜等方法结合起来,就会变得有感情,有声音,有温度,有规律,有道理,觉得它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学生爱学生字,记起来就比较容易。
(一)结合实物图片识记生字。
在教学生字时,我用多媒体插放课本插图,让学生的找出物体的形状与文字的相似之处。低年级的学生对刻板抽象的符号不感兴趣,我们老师能做的就是创设语境,在两者之间架桥铺路,让学生不仅对所学的生字感兴趣,而且还能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学生写起来就感兴趣,不容易丢笔少划。比如,我教一年级上册生字“禾”时,我出示带谷穂的禾苗图,让学生找出两者的相似之处,学生很快得出上面的撇像谷穗,中间的横像禾苗叶子,中间的竖橡禾苗的茎,下面的撇捺像扎在泥土的根。当有一个学生误把“禾”写成“木”时,另一个学生喊起来“禾苗结稻谷,头上的撇不能少。”所以弄清字理能让把生字记得更牢,对正确书写有帮助。
(二)编顺口溜识记生字。
顺口溜记生字与字义具有普遍和实用性强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学生能够在朗诵中记住生字的特点。小学一年级的《日月眀》课文内容就是以顺口溜形式呈现会意字的特点。教学这一课,可以用出示实物图片和朗诵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生字并用这种方法猜读“泪、休、歪”等字的意思。学生能够把学到的这种方法用到学这类字上,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除了会意字,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种区分形近字,比如教学“巳”字,可以用这种方式区分“己、已、已”,编顺口溜“已经的已半封口,自己的己不封口,巳时的巳全封囗。”学生学会了这字顺口溜,自然会区分这几个字了。
比如教学“州”字,编顺口溜让学生读顺口溜“州中有三点,一点向左边,两点向右边,州字记心上。”学生很快就记住“州”字的写法了,写的时候点的位置就能写得恰到好处。
(三)猜字谜识记生字
猜字谜这种方法通常用在识记生字上和巩固生字上。它可以让学生在在脑中把谜面在脑海中不断分解、拼接、推理、重组才能巧妙地解开疑团,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思考过程,对智力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巩固生字“小”字,我让学生打一个字“尘土飞扬。”学生很快想出是“尘”字土飞掉就是“小”字。
(四)结合图片、视频播放录音讲清字理。
数学课的教学要讲清数理,语文教学的生字教学也一样重要。讲清字理,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学《神州谣》第一课时,有一课老师在教学生字“隔”与“陆”时,她用动画片播放并配以解说,左耳旁的字多与山地与峡谷有关而不是与耳朵有关。比如“阴”和“阳”,阴是太阳被山挡住了,阳是太阳爬上山了,所以这两个字也是左耳旁,像这样字理教学连听课老师都觉得饶有趣味。
此外,视频更能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字理。比如,教学《神州谣》中“涌”字的识字教学,教师直接播放长江水汹涌澎湃的特点,学生很好地感受了“涌”字偏旁是三点水的原因。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分类教学生字。
分类教学生字的好处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对所学的生字的意义了解得比较透彻,同时也能提高书写的正确率。2023年4月份我到闽清县二附小听曹小燕老师上二下巜中国传统美食》一课,她教学生字时把不按教材编排,把这节课要认识的生字按蔬菜、食物、与火有关这几类分类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后再引寻学生小结,这些生字与什么有关。学生在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分类教他们书写,学生的生字书写正确率就很高。
熟记字形、字义是把字写正确的前提,在课文课堂中,如果能创设语境,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就会书写正确做好铺垫。因为把字写正确是书法教学的前提。只有在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才能把字写美观,所以语文课要创设更多的语境让学生了解字义,熟记字形。
二,融境一教给技巧,循规蹈矩,规范书写
(一)、利用框格,规范书写
小学生书写的格子四线三格用来写拼音字母,田字格用来写硬笔字,米字格用来写毛笔字。小学生写字也是从摸仿开始,用框格纸练习写字有利于对要写的字的间架结构要进合理的安排,行对行,列对到写出来的字才能整齐划一,像阅兵场场上的方阵。不会杂乱无章,无法识别。特别是低年夜语文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范写还是学生临摹到仿写。在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时都会强调起笔、压笔、关键笔在格子中的位置。还有横划、竖划、撇划连续写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距离要相等,这样写出来的字才会美观。比如硬笔书法写“三”字,起笔横(起笔)写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的中间,第二笔横(压笔)压在横中线中间,第三笔横(关键比笔)写在左下格和右下格的中间。初学书写,如果学生能每次却按起笔、压笔、关键笔在格子中位置去写,写出来的字就比较工整,练熟了以后不要格子也能收放自如,浑然一体。最高的写作技巧是没有技巧,最高的书法技法是不受框格限制。
(二)、教给技巧,美观书写
让学生按田字格的位置注意字的起笔、压笔、关键笔、相同笔画连着写的时候的变化与距离,要注意留白,不把字写满框格,只能做到把字工整,要想把字写美观。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比如硬笔书法横的切入方法有直入、切入、逆锋。直入用于写短横,其它的两种用于写长横。其次要注意字的偏旁,如带有“辶”“走”偏旁的字偏旁部多分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些,要把右上部的字托住。接着要注意字的书写规则,如:左窄右宽、左右等框,从上到下,先里面后封口等。右上角带点的字点要最后写等。还要注意偏旁与原字的差别,如:“木”字作偏旁的时候最后一笔经常要变成点。车字是独体字的时候最后一笔是竖,而变成偏旁的时候是横。此外还要注意合体字有些笔画的穿插、避让等书写技巧。
(三)、评价总结,促进书写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层次的书法作品是教学的常态,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不同层次的书法作品,从是书写规则、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等展开,肯定表扬肯定书写优秀的同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今后的书写更上一层楼。分析中等生的优缺点,让他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改正不足之处。指出后进生的缺点,教师当场用笔示范,促使他们改正。还可以在班级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优秀书法作品展,让他们的观摩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就像曾扬明老师讲得那样“当你把学生的文字当教材时,学生是高兴的,是自豪的,更有自信了”。〔1〕学生自然融入他人的书写美感中,在潜移默化中要求自己尽量把字写美观。
(四)多样批改,提高书写
只用一种方法批改太枯燥了。书法批改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也可以用圈圈画画的方法批改,如,在学生在学生写的好看的字画的圈。如果学生的字不断有进步,用“加油、有进步、你真棒”这些有跟进的字眼,让学生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在我们循序渐渐的鼓励下,不断取得成功。
三、悟境一悟出意境,自成一体,创新书写
福建教育学院的鲍道宏博士曾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话:“语文老师造了什么孽,遭了别的学科老师遭不了的罪;语文老师,积了什么善,审了別的学科老师审不到的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语程。”〔2〕其它学科有的知识它有涉及,其它学科没有的知识它也有,语文课本除了生字教学是书法教学以外,还在语文园地安排了同一类字,把一句话抄工整,碑文鉴赏等书法学习的内容外,还在五下第五单元安排了“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实践活动。那一单元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汉字,我爱你”两部分”,在第二部分的阅读材料安排了l.汉字字体的演变,2.甲骨文的发现,3.书法欣赏,4,制定文字法的必要性这四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汉字字体的演变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抓关键词,欣赏视频,阅读有关草书、行书的补充资料,让学生对每一种字体特点、汉字的演变特点有系统的了解。然后让学生阅读材料二甲骨文的发现,用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梳理故事的内容。再让学生欣赏课本里的一组书法作品,说说异同点。学生很快发现共同的地方的汉字内容一样,不同点是字体不同,用笔、结构、笔画等也不同,再结合楷书四大家和宋代四大书法家的作品让他们欣赏,让他们总结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后,进行总结:“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字体、笔力、结构、风骨、流派等方面去欣赏,它是一门大学问,希望同学们要认真学,仔细品。”再切入现状,早在秦朝的时候就统一了文字,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制定语言文字法更显得必要。让学生去读文字法制定的时间、内容,再引导学生读书本中制定语言文字必要性这部分的材料。接着转换话题,我巧用前一天我拍到的学校运动会的标语“趣’享运动,‘味”你喝彩”问学生,你感受到了趣味运动会的乐趣之外,还感受到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回答道:“会给低年级的同学照成误导。”之后我因势利导带领学生转入“开展活动、展开调查“环节”的学习。在最后“观看视频拓展延伸”部分,我让学生看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关汉字表演的视觉盛宴后说道:“你们以后一定会为规范用字,写好汉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时你们的心中一定会涌动着“我爱你,汉字”的真情告白,还会生长在这样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国度而骄傲,自豪,此时,你们还会想说,我爱你……”我话音未落,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爱你,中国!”像这样的语文课,实际上是对小学生的书法知识进行较全面的普及,还结合书法在新时代应用方面成果等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无声为有声,为书法的鉴赏和分类搭建了多样的平台,使学生在阅读、欣赏、交流、讨论中发现美,欣赏美,从而也激发了他们创造美的愿望。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了的汉字的演变的特点与规律,学到了汉字书法欣赏的一些方法,还激发他们规范用字,热爱祖国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了既然那些书法名家都能自成一体,也许他们也能。我觉得自己的这节公开课还在他们的播下了自成一体,创新书写的种子。学生的审美水平实现了从“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到普遍的关照和升华”的飞跃。〔3〕
学生的书法作品离不开书法老师的点播、指导、激励,更离不开语文老师的启蒙、打底、铺路鼓励。所以,在小学阶段,让书法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每一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创境、融境、悟境书法三境界的教学策略伴随着语文课堂,伴随着学生成长。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让书法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FJJKZX22-75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曾扬明《表达型语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8,第83页。
〔2〕《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年版),第1页。
〔3〕《美学原理》〔DZ〕.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第2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