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内涵与目的
全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从策划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整个周期内,对项目成本的全面预测、控制与分析,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完成。这一管理过程覆盖了项目的各个阶段,包括但不限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实现成本的最优化,确保项目资金的高效利用,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全过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它有助于建设单位全面了解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成本结构,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早期介入和持续的成本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超支,减少资金浪费。其次,全过程成本管理还能够识别和管理项目中的各种风险,通过预测和控制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的因素,降低项目风险。最后,它还能增强项目团队的成本意识,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二、轨道交通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执行要点
1. 主要侧重点
在轨道交通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中,项目团队将焦点集中在几个方面以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首先,预算控制站在前列,项目管理者需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并严格遵守,以避免无谓的开支超出。此外,风险管理同样占据重要位置,识别可能影响项目成本的潜在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波动的有效手段。同时,团队还需重视合同管理,通过精确的合同条款,确保成本控制的各项措施得到合同各方的认可和遵守,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的额外费用。最后,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强调价值工程的应用,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法,不断寻求成本节约的同时保证项目质量。
2. 全过程造价执行原则
轨道交通项目在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时,遵循一系列原则,确保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透明性原则要求项目的所有成本信息都应公开透明,以便所有利益相关者能够进行监督和参与,这有助于提升管理的公信力和促进信息的公平交换。动态管理原则强调,造价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项目团队需要根据项目进展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成本控制策略。此外,协同合作原则也非常重要,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包括设计师、承包商和供应商等,都应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通过团队协作以实现成本优化。最后,持续改进原则指出,项目团队应不断从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成本控制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提高未来项目的成本效率。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石,为轨道交通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指导。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不足
1. 特殊单项造价居高不下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某些特殊单项的造价经常维持在较高水平,成为造价管理中的一大挑战。这些特殊项目可能涉及高技术要求的设备采购、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或是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项目团队在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时面临较大困难。尽管项目管理者努力控制总体造价,但这些特殊单项的高成本仍旧对总预算产生显著影响,导致整个项目的成本效益受到负面影响。
2. 成本控制的要点偏离
在执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过程中,成本控制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而偏离其本应专注的要点。项目团队有时可能过分关注短期成本节约,而忽视了长期的成本效益。例如,为了缩减技术开支,可能采用较低成本但品质较差的材料,这在长期看来可能导致维护成本的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项目的总成本。此外,信息不对称或决策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成本控制专业知识也可能导致项目成本控制偏离正确路径,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浪费。
3. 建设单位在造价成本管理上的被动性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造价成本管理上经常表现出一定的被动性。这种被动性可能源于对造价成本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足,或是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和工具。建设单位可能对成本增加采取事后应对的态度,而不是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和控制来预防成本超支。这种应对方式不仅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反而可能因为缺乏及时干预而导致成本进一步增加。建设单位的这种被动性还可能减弱与承包商和供应商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协商能力,增加了项目的经济压力。
四、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1. 工程概况
在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全过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探讨中,首先必须清晰了解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南京段为例,该项目覆盖栖霞区、江宁区,建设规模包含5个车站和6个区间,涵盖从马群站至白水桥东站、麒麟镇站,再到东郊小镇站等多个关键区段。这个工程不仅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项目。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全过程造价成本控制,不仅对确保工程顺利完成至关重要,也对控制整体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 决策阶段
在本工程的决策阶段,项目团队集中精力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效益分析。通过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地质调查、交通流量预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团队能够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预期收益。这一阶段,确立项目目标和预算框架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将指导后续所有阶段的决策和行动。为了加强造价成本控制,项目团队还需要确定详细的项目成本结构和资金分配计划,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另外,通过对比不同的建设方案和技术路径,选择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在决策阶段,明确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也极为重要,它能够帮助项目团队识别、评估并制定应对策略,减少未来执行阶段的成本不确定性。
3. 工程启动前的控制措施
在本工程启动前,项目团队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首先,完成详尽的设计审查是必要步骤,通过优化设计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不牺牲工程质量和安全。项目团队会仔细评估设计方案中的每一项成本,确保所有预算分配都能带来最大的价值。接着,进行市场调研和成本预测,对材料、劳动力及其他资源的价格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制定更为精确的预算,避免未来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此外,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通过谈判确保材料和服务的最优价格,同时保证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对于控制项目成本也至关重要。在项目启动前,确立一个多方参与的成本管理小组,负责监控整个项目的成本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成本控制措施,也是确保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步骤。
4. 工程造价在项目设计阶段的控制措施
项目设计阶段为本工程成本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此阶段,设计团队应充分利用创新和技术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保障工程质量和功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实施价值工程,通过分析设计方案中的成本与价值比,优化设计决策,确保每一项投资都能带来最大的效益。同时,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模拟建筑过程,预测可能的问题和成本超支风险,从而提前进行调整。另外,设计阶段还应考虑未来的运维成本,选择那些维护成本低、耐用性高的材料和技术。通过这些措施,本工程能够在设计阶段就有效控制成本,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5. 工程施工时段造价控制的对策
在本工程的施工阶段,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对策是保障项目按预算执行的关键。首先,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定期进行成本监控和分析,及时识别成本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这要求建立一个全面的成本跟踪系统,实时更新成本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包括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减少材料浪费。例如,通过精细的物料管理,可以减少存储成本和损耗,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则可以缩短工期,减少间接成本。此外,与承包商和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同激励和惩罚机制,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成本控制的目标,也是控制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些对策,本工程在施工时段能够有效控制造价,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尽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面临众多造价控制的挑战,如特殊单项成本高、成本控制焦点偏离及建设单位的被动性等,但通过实施全面细致的造价控制措施,包括优化决策阶段的成本评估、加强工程启动前的预算管理、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和施工时段的成本监控,可以有效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项目按预算完成。
参考文献:
[1] 高丽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运输经理世界,2021,(22):63-65.
[2] 朱路平.城市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