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气候适宜性能够显著提升酿酒葡萄质量和产量,保障葡萄糖分充足、风味绝佳。因此,需要对气候适宜性予以深入研究,使得酿酒葡萄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1酿酒葡萄种植气候条件
1.1温度
影响酿酒葡萄正常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为温度,为保证葡萄能够正常生长,需要在8-15℃之间的区域种植葡萄。葡萄萌芽生长期内的适宜温度在10℃左右,当温度达到20-25℃时,葡萄开始出现叶片同化,30℃左右时葡萄的新梢开始生长。但如果温度低于15℃时,将无法开花和授粉,当气温低于16℃时,葡萄浆果的成熟率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效积温在1650-2000℃之间时,可以种植干白和干红葡萄酒。当积温超过3500℃时,则可以种植红地球葡萄。
1.2地势
地势条件的优劣对葡萄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地势条件有利于增加有效积温且拥有较长的光照时间。当该地的昼夜温度较大的时,葡萄的质量也随之提高。
1.3光照
葡萄的正常生长需要足够的光照,只有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葡萄光合作用完全。由于葡萄喜光,因而在正常的生长期内需要将总日照时长控制在800-1000h之间,才能够充分满足葡萄的生长需求。如果葡萄的光照时间不足时,所生长出的葡萄糖分不足、酸度高,无法作为酿酒的原材料。以某区域为例,该区域的地理环境好、晴天多且大气透明度较高,加之年日照长度可长达3000h,日照时间月份最长的月份集中在5-8月份,在上述的月份中气温的日较差(如表1所示)较大,白天气温较高有助于葡萄产生光合作用。由于气温日较差越大,葡萄酒所积累的糖分也就越多,因而该地极为适合酿酒葡萄的种植。所生长出的葡萄不仅糖分高,而且质量极高,能够作为酿酒的最佳材料[1]。
表 1 平均气温日较差/℃
2影响酿酒葡萄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
2.1大风天气
酿酒葡萄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导致葡萄正常发育不良,甚至将葡萄的新梢刮掉,果穗落地,严重时葡萄架将被吹毁,对葡萄的产量将造成极大的影响。种植酿酒葡萄的地区年平均大风天气高于30天,且集中在春季时,此时的葡萄生长将受到极大的威胁。原因在于春季的风力较大,而此时的葡萄正处于生长阶段,抵御大风天气的能力较弱,一旦出现较大风级的天气,葡萄将遭到破坏,严重时将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2.2霜冻
当春季的气温较高时,葡萄的发芽期也将提前,而此时一旦遇到寒潮天气时,由于气温会快速降低,在受到大风以及强降温的双重打击下,葡萄将出现霜冻灾害。一般来说,葡萄在4月中旬左右即可破土而出。但春季的终霜期通常在3月末到4月末之间,当葡萄过早破土或者过晚破土时,都容易受到霜冻的影响,生长质量受到严重的破坏。
2.3低温冻害
作为多年生长的作物,葡萄极易受到低温冻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葡萄越冬能力也将大大降低。对于充分成熟的葡萄枝条来说,其耐低温能力在-22℃左右。而针对多年生长的枝条抗低温能力也不超过-26℃,若超过上述温度后,葡萄容易出现低温冻害。随着气候温度不断增加,多数地区的冬季气温年际变化幅度产生了较大的波动。在此背景下,如果未能做好防冻措施,葡萄的埋土深度不足时,也容易出现越冬冻害问题[2]。
3酿酒葡萄种植气候适宜性实例研究
以某地为例,该地区常年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且年日照时间超过800h,因而是著名的酿酒葡萄产区。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分析,进而获得酿酒葡萄种植气候适宜程度。
3.1平均气温
该地最高气温在7月-8月之间,最低气温则在1月份。最低月份的气温值为-12.3℃。尽管该地为盆地,与其他地区相比,冬季的平均气温相对较高,但依然需要在冬季将所种植的葡萄埋入到土壤中并保持一定的深度,才能确保葡萄能够安全、顺利越冬。该地的葡萄生长季节中,夏季的平均气温可保持在23-32℃之间。当4月份时气温回升后,葡萄便开始正式的生长,生长至10月份生长速度将越来越慢,直到停止生长。因此,该地的酿酒葡萄生长期内的气温条件能满足葡萄的正常生长需求,同时,葡萄的生长质量也较为优质。其原因在于该地的夏季气温条件相对优越,有利于葡萄完成光合作用,且日照充足的情况下也有助于葡萄糖分的累积。
3.2无霜期
无霜期的长短对葡萄的种植和成熟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无霜期也可当作酿酒葡萄区域划分热量指标的标准。酿酒葡萄种植区域的无霜期需要在150-220天之间,如果无霜期小于150天时,则无法满足酿酒葡萄的生长条件。而当无霜期的天数大于220天时,酿酒葡萄的品质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该葡萄种植区域的无霜期的相对变率较小,年际变化较为稳定,无霜期可达210天,由于该区域的初霜期相对较晚,因而对葡萄的后期成熟有着积极的意义。
3.3积温
针对大陆性干旱气候,因而热量较为充分,通过积温的划分可以确定葡萄产区的气候特点、种植品种等。对于活动积温小于2600℃·d的地区时,无法种植酿酒葡萄,而当活动积温小于4000℃·d时,此时的年积温度过大,使得酿酒葡萄的糖分过多的积累,无法有效调节糖分和酸度的比例,也容易降低葡萄酒的品质。通常情况下,酿酒葡萄的种植区域选择在年活动积温在2800-3500℃·d的地方,年活动积温在上述范围内生长出的葡萄不仅糖分含量好,所制造的葡萄酒的质量也更好。由于该区域的年活动积温的相对变率在4.21%左右,因而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种植酿酒葡萄[3]。
3.4降水
该地区属于干旱区,年降水量在89.3mm左右,在葡萄生长过程中需要配合水资源的灌溉。该区域最多的降水量出现在7月份。在葡萄浆果成熟的前一个季度中,如果降水量小于100mm,此时的水热系数值将小于1.4,对葡萄的正常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也是所有著名葡萄产区的共同点。该区域的水热系数在0.2以下,在葡萄正式采收前的三个月左右平均降水量在43.2mm,水热系数也相对较低。因此,该地区尽管需要人工灌溉,但气候自然条件依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葡萄开花授粉、正常生长发育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由于该区域的冬季降水量过少,对葡萄安全过冬产生了一定的威胁。所以,在正式越冬前需要做好越冬水的灌溉工作,将葡萄的枝条埋藏至一定的深度。该地具有水热系数良好、气候干燥的优势特点,因而能够在保障葡萄品质的同时,降低葡萄病害的发病概率。
结论:总而言之,影响酿酒葡萄种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候的适宜性是影响酿酒葡萄质量和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只有保障酿酒葡萄种植区的热量、光照以及降水的适宜性,才能种植出优质的酿酒葡萄。
参考文献:
[1]彭婧,任小彤,韩晓,等.贺兰山东麓产区不同地块对酿酒葡萄果实香气物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2,43(22):291-300.
[2]陈婵.宁夏葡萄酒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以志辉源石酒庄为例[J].旅游纵览,2022(22):120-122.
[3]李泽涵,李函伦,彭昕,等.新疆葡萄酒产区土壤、葡萄叶、葡萄果实和葡萄酒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J].中国酿造,2022,41(1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