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研究
王秀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秀莲,.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研究[J]. 中国环境保护,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36.
摘要: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在某些地区,空气污染会导致植物的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供氧,甚至出现更多的问题,特别是在雾霾严重的时候,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呼吸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空气污染不仅蔓延迅速,而且污染面积极大,且其组成复杂,难以集中治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对空气进行有效地控制,很容易引起诸如酸雨之类的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治理对策
DOI:10.12721/ccn.2025.157036
基金资助:

1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意义

保护人类健康:大气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颗粒物、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健康问题。通过监测和治理大气污染,可以降低健康风险,减少早逝和疾病负担。

维护生态平衡: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人类,还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问题会对植被、水体和野生动植物产生负面影响,损害生态平衡。环境监测和治理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物中的一些也是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这些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负面影响。监测大气污染物和实施清洁能源技术可以帮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改善空气质量:大气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低空地面臭氧、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监测和治理有助于改善城市和地区的空气质量。

2导致大气环境污染的原因

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污染物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这些排放物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机动车辆排放的废气包括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城市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排放包括氨气排放、农药使用和甲烷排放。这些活动对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有负面影响。燃煤和其他高碳能源的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排放,加剧温室效应。此外,燃煤也会排放硫氧化物和颗粒物。垃圾焚烧和废物处理产生的废气也包含有害物质,如二噁英和多氯联苯。天然源,如森林火灾、火山喷发和沙尘暴,也可以导致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播起着关键作用。例如,不利的气象条件可能导致污染物滞留在某一地区,加剧污染问题。不适当的工业和农业废物处理方法可能导致污染物进入大气中,如废气排放、垃圾填埋和农业污水排放。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会影响大气污染的分布和强度,如城市热岛效应和交通密集地区的污染。

3制定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对策

3.1构建综合空气质量监测网

建立全面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是有效进行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关键。以下是建立全面监测网络的关键步骤和方法:确定监测站点的位置,站点应涵盖城市、乡村、工业区、交通枢纽等各种地理和环境条件。选择站点时要考虑地理分布均匀,覆盖面广。确定要监测的大气参数,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二氧化硫dioxide(SO2)、氮氧化物(NO2和NOx)、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主要污染物。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如氨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选择合适的监测仪器和技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现代化的传感器、气象设备和数据记录系统。建立数据质量控制程序,包括校准、维护、数据验证和质量保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建立数据传输系统,以实现实时数据共享。监测数据应在线上公开,供政府、研究机构和公众访问。使用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遥感技术,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监测效率。监测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建立维护计划和程序。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图,发布定期报告,以便政府和决策者采取必要措施。参与国际合作,共享监测数据和经验,与邻国或地区协调监测活动,特别是对于跨境空气污染问题。

3.2合理使用监测技术

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技术可以提供更精确、实时和全面的数据,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大气污染问题。以下是一些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方面:利用卫星、飞机和地面传感器进行遥感监测,可以获取广泛的大气污染数据。这包括大气成分、颗粒物浓度、臭氧浓度等信息。遥感技术可提供广泛的地理覆盖范围,有助于监测大区域的大气污染。部署分布式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城市中的各个位置,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有助于捕捉局部污染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大量监测数据,帮助模型预测和趋势分析。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污染物扩散、资源追踪和交互作用。运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监测多种大气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烷、氮氧化物等。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微生物活动和生物标志物。使用大气数值模型,模拟大气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以预测污染物传播和变化趋势。这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理策略。整合气象预报数据,帮助理解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这对预测和应对不利气象条件非常重要。部署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远程监控大气污染。这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物排放。

3.3提倡市民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是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与治理的关键一环,可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推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更好地保护大气环境。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用于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提供清晰、易于理解的环保信息,向公众解释大气污染问题和其影响。通过公开数据、报告和可视化工具,确保信息的透明度。进行定期的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活动,以帮助公众了解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这可以包括学校教育、社区讲座和媒体宣传。建立在线和线下的公众参与平台,让公众提出问题、建议和意见。这可以是网上调查、社交媒体讨论、公众听证会等形式。合作伙伴关系是重要的,与非政府组织、社区团体和环保活动家合作,共同制定政策和项目,发挥各方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在环保政策和项目制定过程中,进行公众咨询,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政府和决策者应认真考虑公众的声音。将环保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环保原则和实践。学生可以成为未来的环保领袖。提供环保数据和信息的渠道,帮助公众了解大气污染情况,并提醒他们如何降低自身对污染的贡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峻的今天,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防治的道路还很长。当前,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国家有关部门对大气环境污染进行了高度的关注。我国的工业生产废气等构成了大气环境污染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涉及能源的合理利用、生产工艺革新、处理设备成本效益等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对大气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优选,筛选出缓解大气污染的技术可行方案,并结合各地区的特征和其他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有关部门要通过环境立法来不断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源头上监控等多个方面来推进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敏.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及环境保护举措研究[J].清洗世界,2022,38(11):134-136.

[2]周曼璐.分析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及治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5):56-5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