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诊断与治疗策略
李尚宁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尚宁,. 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诊断与治疗策略[J]. 诊断医学,20251. DOI:10.12721/ccn.2025.157005.
摘要: 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是一种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诊断脓毒症的关键在于早期辨识,常用的指标包括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异常等。治疗策略包括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必要时进行血液培养以精确定位病原体。液体复苏是关键的支持性治疗,有助于纠正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炎症调节剂和免疫调节治疗在控制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而言,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诊断需依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应综合考虑抗菌药物、液体复苏和炎症调节等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关键词: 重症急诊;脓毒症;诊断;治疗策略;液体复苏
DOI:10.12721/ccn.2025.157005
基金资助:

引言:

重症急诊中的脓毒症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率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其迅速诊断与精准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脓毒症常伴随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诊断可依赖于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白细胞计数异常等临床指标的综合评估。一旦确诊,即刻采取适当治疗策略至关紧要。治疗方案的核心包括早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以遏制致病菌的扩散,同时需根据血液培养结果进行治疗调整。液体复苏是维持循环稳定和组织灌注的关键手段。此外,炎症调节剂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平衡免疫反应并控制过度的炎症。因此,综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液体复苏和炎症调节剂,是在重症急诊中成功应对脓毒症的关键所在。

1. 脓毒症的临床特征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涵盖了一系列全身炎症反应,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常具有迅速发展的特点,可以影响各个器官系统,从而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以下将详细探讨脓毒症的典型临床特征。在脓毒症发展初期,患者常出现体温升高、寒战和畏寒等急性感染症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表现之一是心率加快,这是机体对炎症刺激的生理反应。此外,白细胞计数也会发生改变,可能出现增多或减少,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加则是典型的炎症反应指标。神经系统方面,脓毒症患者常常出现意识状态改变,如混乱、嗜睡甚至昏迷,这可能与炎症介质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有关。

在进一步发展中,脓毒症可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表现为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受损。肺部受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困难和氧合障碍。心血管系统受累表现为低血压和休克,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影响循环系统的稳定。肾脏和肝脏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导致尿量减少和黄疸等症状。

除了上述器官系统的受损,脓毒症还可能引发代谢紊乱。患者常出现高乳酸血症,这是因为组织低灌注导致乳酸产生增加,机体无法及时清除。高乳酸血症可能反映了器官组织的缺血和缺氧情况,也是脓毒症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脓毒症的临床特征涵盖了广泛的症状,从急性感染症状到多脏器功能障碍。早期辨识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对于及时诊断和干预至关重要。在重症急诊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等指标,注意患者的神经状态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表现,以便迅速发现并处理脓毒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2. 早期诊断与临床评估

早期诊断与临床评估在脓毒症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脓毒症发展迅速且病情变化多端,及时准确地诊断脓毒症有助于及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将探讨早期脓毒症诊断与临床评估的关键要点。

早期脓毒症诊断的核心在于临床观察和病史采集。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应得到密切监测,尤其是体温的突然上升、心率持续加快、呼吸急促等是潜在脓毒症的指示标志。此外,白细胞计数异常也是脓毒症的常见表现,但需注意全身炎症状态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在早期升高或下降。因此,综合考虑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脓毒症风险。临床评估也包括对患者的器官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呼吸系统的评估应关注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肺部听诊等,以判断是否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血管系统的评估则涉及血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参数,有助于及早发现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此外,肾脏和肝脏功能的评估、神经系统状态的观察以及血液中乳酸水平的监测都是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例如,降钙素原、降钙素、前白蛋白等血液标志物的测量可用于评估炎症程度和组织损伤程度。此外,新型生物标志物如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也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在早期识别患者的炎症状态和病情进展,并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早期脓毒症诊断与临床评估是脓毒症管理的基石。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和生物标志物,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脓毒症情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脓毒症诊断手段将更加精准,有望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率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 治疗策略与抗生素应用

脓毒症的治疗策略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抗生素应用是其中关键的一部分。治疗脓毒症需要综合考虑病原体、药物选择、剂量以及治疗持续时间等因素,以确保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炎症反应并维护患者的稳定状态。抗生素是脓毒症治疗中的核心环节。由于脓毒症患者的感染性病原体可能多样,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是常见的初始治疗选择。这些药物可以覆盖多种细菌,以尽早控制感染的扩散。然而,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史、可能的感染来源、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以调整治疗方案。一旦获得血液培养等结果,可以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进行抗生素的有针对性调整,以优化治疗效果。

抗生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也需谨慎考虑。脓毒症患者往往伴有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损伤,这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和排泄。因此,抗生素的剂量可能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足够的药物浓度达到感染部位。另外,根据患者的情况,静脉给药可能是更为合适的选择,以保证药物的快速达到效应。除了抗生素,液体复苏也是脓毒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脓毒症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外渗,从而引发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液体复苏可以维持循环稳定,确保组织灌注,但需避免过度液体负荷,以免增加心脏和肺部负担。

此外,炎症调节治疗也在脓毒症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脓毒症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过度激活,导致组织损伤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因此,应用炎症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和降钙素等,有助于平衡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并提高治疗效果。脓毒症的治疗策略是复杂而多样的。抗生素应用是其中的核心,需要根据感染源、病原体的敏感性和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液体复苏和炎症调节治疗也是保障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 液体复苏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液体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旨在纠正低血容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注。脓毒症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和液体外渗,从而使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休克和器官灌注不足等情况。因此,合理的液体复苏在脓毒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液体复苏的目标是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和有效的组织器官灌注。通过补充液体,可以增加循环血容量,提高心脏前负荷,从而增加心脏的充盈,促进心输出量的提升。这有助于提高组织器官的氧供,缓解缺氧状况,改善患者的病情。在液体复苏中,选择适当的液体类型和剂量至关重要。常用的液体类型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和林格液等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但对胶体渗透压的调节能力较差。而胶体液如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则具有更好的渗透调节作用,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因此,液体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特点。

液体复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例如,对于存在低血容量的患者,应适度提高液体复苏的速率和剂量,以迅速纠正循环不稳定。对于有心功能不全或肺水肿的患者,应更加谨慎,避免过度液体负荷,以防加重心肺负担。此外,监测尿量、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气分析等也是指导液体复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调整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液体复苏可能导致肺水肿、心力衰竭、组织水肿等并发症。因此,在液体复苏中需维持平衡,避免因为过度输液而引发其他问题。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应用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管紧张度,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和液体平衡的维持。液体复苏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补充循环血容量,维持心输出量和组织器官的灌注,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率。然而,液体复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器官功能和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5. 炎症调节治疗的重要性

炎症调节治疗在脓毒症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还能改善多脏器功能,并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脓毒症是由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因此,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可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炎症反应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可能导致细胞损伤、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从而导致血管外液体外渗和组织水肿。这不仅会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从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应用炎症调节剂,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减轻组织损伤,改善器官功能。

炎症调节治疗的常见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降钙素、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等。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降钙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器官损伤。抗TNF药物如英夫利昔单抗可抑制TNF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炎症调节药物正在不断研发,如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有望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炎症调节治疗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时机和剂量也是需要谨慎考虑的。早期的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感染的正常生理反应,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强烈的炎症调节治疗。而在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MODS的情况下,应尽早应用炎症调节剂以控制炎症,减轻病情。剂量的选择也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药物的特点,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然而,应用炎症调节剂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免疫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降钙素的应用也需要谨慎,因为长期使用可能对骨密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应用炎症调节剂时,医护人员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潜在风险,进行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炎症调节治疗在脓毒症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的过度激活,可以改善组织损伤、维持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然而,在应用炎症调节剂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性。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调节治疗在脓毒症管理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结束语:

总之,脓毒症作为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特征的准确评估和综合分析,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脓毒症迹象。治疗策略的制定需要个体化,涵盖了抗生素应用、液体复苏和炎症调节等关键步骤,以保障患者的循环稳定和组织器官灌注。炎症调节治疗在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而言,通过早期诊断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脓毒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康复,为重症急诊医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范丽霞.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05):105.DOI:10.19738/j.cnki.psy.2020.05.077.

[2] 瞿礼华,闻亚军.危重症患者标准化交接班执行率敏感指标在妇幼急诊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25.

[3] 余文燕.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3):51-53.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7.03.022.

[4] 张真真.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12):132-135.

[5] 李慧,王丹,刘倩倩.强化细节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西藏医药,2022,43(06):92-94.

[6] 刘安雷,刘洋,杨惊等.急诊重症急腹症延迟诊断原因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22,23(12):807-811.DOI:10.13201/j.issn.1009-5918.2022.12.0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