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是有好处的,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兴趣。
一、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相信对很多高中生来说,高中物理无疑是最难学的科目了,很多理科学生对物理是爱恨交错。因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特别枯燥,有的学生可以勉强听懂,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听一会儿就失去兴趣了,从而导致物理课堂纪律混乱,教学效率不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激发高中生互助精神与合作能力
很多科目都在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笔者认为特别是理科科目,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是可以提高的,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当然,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对组内成员作出要求,使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这样一来就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组内学生互帮互助一起进步就拉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大家更好地融入集体活动中。同样,每个组员再为组内成员解答疑问时,就是在锻炼其沟通表达能力。一个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就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这也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可以在讲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同样合作学习是一个以少积多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样,解题思路也就不一样,这样每个组内就会出现多种解题思路,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学生在一起沟通交流就会学到多种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除此之外,合作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压力承受能力。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自己就会比较,就会有想要超越别人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从而就会使其主动学习。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其关键一步便是如何分组。因此一定要合理科学分组,不要随意分组,要有依可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分组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划分,要做到合理均匀,高低结合。在分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习成绩的问题,要将有优势的学生合理分配;其次就是能力,这个组的组长是否有能力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都是分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分组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完善合作制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完善合作制度。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对问题的认知和思考角度各有不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有利于组内学生相互帮助、多角度探究问题、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大作用,教师首先要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小组中缺乏组织者,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出现过于随意、分工不明确的情况。性格活泼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讨论比较激烈,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更偏向于独自操作,在小组合作实验学习过程中自成一组。因此,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内设立小组长,让小组长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进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重力时,教师在课下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和一块石头,一位学生在同一高度扔下纸和石头,另一位学生将纸张揉成石头大小的纸团,分别比较两者在同一高度落地所用时间,由其他两名学生观察物体的落地速度,记录数据,再相互交流,通过分工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中掌握重力的相关知识。物理实验对学生思维、探究、实践等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而学生的竞争意识浓厚、好胜心强,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制定相关的合作竞争制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贴近学生生活,实施合作学习
为使学生将物理学科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热爱,并且乐于主动参与课堂和讨论。为了唤醒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物理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导,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某些实际现象的原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获得一种深刻的启示,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即使将来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学生仍然可以以探索的精神来看待世界,当学生发现令人惊叹的现象时,学生会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利用物理知识去探索它们的根源,从而体验到物理教育的真谛。通过将课堂上晦涩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可以运用自身的思考力,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应用。以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样就已然实现了物理学科教学的真正价值,即学生能够通过其在物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物理现象,同时,学生在这一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也实现了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的提升,这对学生来讲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四)完善教学评价,提高合作效果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构建系统的评价机制,将评价渗透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教学评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强化学习积极性,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遵循鼓励的原则,客观、公正评价学生表现,既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客观评价能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做好查漏补缺。同时,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有效的评价能让学生敞开心扉,认同教师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通过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丰富评价方式及内容,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模式,使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发个体学习探究潜能,可以将小组合作新型教学方法引入到高中物理生课堂教学之中,从教师主导的接受式教学转变为学生参与的体验式学习。要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求和标准,创设小组合作物理教学模式和方法,促使学生亲身参与高中物理探究,在小组合作的情境中产生物理探究思维,较大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引领学生产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江喻.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方法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5(22).
[2]张世恒.高中物理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4(7).
[3]高钰.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