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体育无国界,科学家、运动员有祖国
​魏云凡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云凡,. 科学、体育无国界,科学家、运动员有祖国[J]. 中国体育科学,2025.4. DOI:10.12721/ccn.2025.17101.
摘要: 科学技术、体育无国界,但科学家、运动员有祖国。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体育运动的创新突破,离不开国家同胞的支持和民族精神的支撑。如今,全球化日益加剧,如何在科学技术、体育领域延续和继承爱国主义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科学技术、体育两个领域的科学家和运动员为例,对新时期在爱国主义的大前提下两个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学技术;科学家;体育;运动员;国家;爱国主义
DOI:10.12721/ccn.2025.17101
基金资助:

现有的一个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各个国家联系日益密切,未来的发展趋势终将会由一个遍及全球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取代各个国家,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对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继续弘扬和发展爱国主义尤为重要。接下来,将从科学技术和体育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科学家的爱国主义

钱学森是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早年留学美国,他的血管里一直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炽热血液,他的骨架中存在着中华民族的不屈脊梁,他的精神里体现着中华人民的顽强意志。钱老作为那个时代拥有最顶尖科学技术的科学家,无时无刻不谨记自己的祖国,是将科学技术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家。

钱学森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方面的挑战难不倒这位天资聪颖的少年。国内名校毕业后,钱学森公费留学海外,在世界顶尖名校的舞台上他也依然扮演着学霸的角色。最终,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科研能力,钱学森在美国高校和军方都担任了重要的岗位,负责机密的研究工作。

1950年的世界不算太平,冷战序幕的拉开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的盛行,其波及范围之广包括政治、文化以及科学等领域,主要标签为反共、排外等。在此大背景下,当时还留在美国的钱学森遭到了美国军方的抵制,将其隔离在国家机密工作外。同时还把钱学森软禁在布放森严的移民局拘留中心,长达13天的监禁令钱学森体重掉了13磅(约13斤),甚至使其短暂失去了口头交流的能力。此后的5年里,美国军方对钱学森实行了严密的监控,使得钱学森的生活完全丧失了隐私和自由。在如此不受尊重的境遇下,钱学森所能做的则是完成了一部40万字的著作《工程控制论》,以此种方式来宣泄自己对美国当局的不满,也向美国人证明了除航空专业外,在工程专业自己也可有一番作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钱学森将书信辗转比利时后寄回中国,将其在美国被拘禁的情况告知了国家领导人。在此期间,正值日内瓦会议谈判,中方代表通过出示钱学森的书信最终迫使美方同意钱学森回国。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踏上了回国之旅。当地时间的美国报纸头条新闻——“火箭专家钱学森回到中国且不再返美”轰动一时,钱学森上船之前诀别学习生活了二十年的美国“我打算回中国去,竭尽全力,与中国人民一道建设国家,使中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便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所长,由其所撰写的《工程控制论》也获得了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接下来的漫长岁月中,钱学森获得了无数殊荣,他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所在的钱氏家族曾有家训云: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钱学森用自己的言行完美的贯彻了这一点。自幼钱学森便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及对民族浓郁的认同感,高考填报专业时更是为了振兴国家而走上“实业兴国”的学习研究道路。留学海外的契机则是不愿让祖国再受外人欺辱,国外学习生活遭遇的歧视与孤寂大都被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所冲淡。面对国外政府的软禁与无休止的监视,钱学森咬着牙、倔着骨,将这一切都承受下来,人在国外心系祖国,可能上天眷顾,使得这位在外漂泊多年的孩子得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回国之后的钱学森,更加如鱼得水,身心舒畅,曾发声 “有剑在身和没有剑是完全不一样的”“外国人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寥寥数言振聋发聩,成为“华夏铸剑第一人”,为共和国的国防军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再回首钱学森的人生,在感叹这位伟人光辉事迹的同时,我更觉得钱学森能有如此成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自青年时期便立下志向,将个人前程同国家命运、个人专业同爱国之心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当一个人,只为实现个人成功时,那么他是浅薄的;当一个人,为国家强盛、为民族振兴、为人民安康而奋斗时,那么他在此过程中是不可阻挡的,因为他是在为最光荣、最伟大的事业而奋斗,这项事业所带给他的动力是源源不断、无可比拟的。

科学无国界,但很显然,当科学技术同国家安全站在对立面时,掌握科学技术的科学家会遭到质疑,甚至是屈辱的软禁和不受尊重的监视。科学技术绝不是凭空而来,也很难一蹴而就的发明创造出来,大部分都经历了漫长的实验和研究过程,那投身于此过程的科研工作者则是对这项科学技术最为熟悉之人。科学技术只是一项虚拟的知识产品,最终将其转化为现实产品的是科学家。科学可以无国界,但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拥有自己的祖国与个人的主观意识。所以,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无法同国家相剥离开来,尤其是前沿尖端的科学技术,掌握此项技术的科学家正是其代言人,具备发挥这项技术的能力。

二、运动员的爱国主义

在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以8枚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共计15枚奖牌的成绩超越了美国,排在奖牌总榜的第三名。本届冬奥会上,最受关注和喜爱的女运动员当属谷爱凌了,她也不负众望,一人拿下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的好成绩。谷爱凌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北京人,由于母亲的缘故,谷爱凌自幼便经常趁假期回到北京生活,在此期间掌握了汉语,也学习到了很多中国故事。谷爱凌在15岁便加入了中国国籍,此后的国际性赛事中,她一直代表中国出战,收揽了多枚奖牌。谷爱凌是一位非常具有天赋的滑雪运动员,同时她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因为心怀祖国,谷爱凌才会投入祖国的怀抱,为国家取得多项殊荣;也正因为回到祖国,谷爱凌才得以获得如此之高的曝光度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从而使得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谷爱凌的出现,激励着中国一大批青年,尤其使得新时代的青年女性更加自信、努力。

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中国男子足球队中有洛国富、阿兰、艾克森等多名规划球员。他们大都是前期在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进行比赛的队员,由于在中国的长时间踢球、生活,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国内足球比赛经验,熟悉中国队员的技术特点与战术打法;在中国的长期生活,使得他们融入了这个国家,流连于风土人情,逐渐认同了当地的风俗文化。自从正式成为中国国籍的足球运动员后,几位规划球员都秉持着“国家有需要,定当竭尽全力”的奋斗理念。比赛过程中,身材壮硕的洛国富每次拼抢都奋不顾身,防守过程中经常飞身抢球,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以自身的血肉之躯构建起球队的一道防线。毫无疑问,规划队员们对于中国有强烈的归属感,他们将爱国之心充分灌注到比赛态度上,这就是体育人的爱国主义。

体育不单只是强身健体,尤其是在高水平的竞技舞台上,其本身也发挥着增加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作用。如奥运会的赛场上,100米短跑项目中,来自牙买加的“闪电”博尔特。通过其超乎常人的竞技能力,打破以往的世界纪录,多次取得项目冠军,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让牙买加这个国家闻名世界。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会带动体育产业的全球化,这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现如今,足球的五大职业联赛中,大部分顶尖球员并不是来自于本土青训体系培养,而是其他国家的球员。但作为运动员,本身带有深刻的国家烙印,尤其是在国际赛场上,代表国家出战的运动员需要具备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充分表现出竞技运动风采的同时也会向世界展现出国家的风貌和自信。因此,在体育领域,对运动员及相关从业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洪鹏,周广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J].中关村,2021(11):36-39.

[2]吴潜涛,杨峻岭.全面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J].高校理论战线,2011(10):9-14.

[3]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2(03):8-16.

[4]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5]郝泽亮.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大学生运动员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3):26-28.

作者简介:魏云凡(1998-),男,汉,山东淄博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研究方向:足球教学与训练。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