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饲料中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指标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吴仁福1 龙晓文1,2,3 侯文杰4 潘桂平4 董志国5 成永旭1,2,3 吴旭干1,2,3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仁福1 龙晓文1,2,3 侯文杰4 潘桂平4 董志国5 成永旭1,2,3 吴旭干1,2,3,. 育肥饲料中混合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指标和生化组成的影响[J]. 水产研究进展,20193. DOI:.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育肥饲料;鱼油替代;生理代谢;生化组成
DOI:
基金资助: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