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健康管理的现状
我国居民健康管理现状主要包括:(1)居民健康体检:普遍存在着健康体检的不足,如体检项目单一、检查结果不够准确、体检数据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部分体检机构对健康体检工作认识不足,以及体检机构与专业体检机构信息不对称等;(2)健康体检:主要包括对体检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工作;(4)健康指导:主要是对体检对象进行饮食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和健康指导工作。
1、健康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传统单一项目管理:以门诊体检为主,涵盖多个科室,单一的项目导致体检效果差,同时存在多种项目重复进行的现象;(2)信息孤岛式管理:部分医院和医生仅通过建立疾病数据库就能获得大量数据,缺乏专业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指导;(3)知识储备不足:大部分社区医生缺乏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4)个性化服务不足:居民在接受专业健康管理服务时受年龄、性别等限制较多并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5)部分公立医院对社会办医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公立医院主要依靠医保基金开展社会办医业务,而社会办医主要依托于商业保险模式开展业务。
2、体检项目单一,缺乏针对性
当前我国居民健康体检项目,基本上只涉及到常规检查项目,如血糖、血压、血脂、血常规等,缺乏针对疾病与个人需求的个性化体检。如果体检对象身体状况比较稳定,则需要重点检查血液病,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血钙和血磷等,其中血红蛋白和血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地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指标。因此如果检查结果不够准确,则需要进一步做针对性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等重要指标等,以明确体检对象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其患病程度。另一方面需针对不同人群建立不同疾病及个人需求相匹配,满足不同需求。以高血压为例,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等特点。从控制高血压到保持临床血压水平不高于160/90 mmHg (微摩尔/升)都需要长期坚持去医院进行治疗和复查观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定期血压检查。
3、对体检结果解读不够准确、不够及时等问题严重影响体检质量;
体检结果解读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要使健康管理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必须通过专业机构的解读才能得到体检数据分析结果。目前各体检机构对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工作普遍不够重视,在检查、诊断时很少做相关询问,更不要说与专业机构做比对分析了。健康管理要真正做到“预防为主”,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体检者个人信息和结果解读的规范途径和标准,为公众提供一个完善、有效、科学、规范、公平、高效,能让体检者安心、放心地接受体检服务与指导且产生良好效果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此外,还需要建立对体检结果解读人员工作绩效考评制度,引导体检报告使用单位和个人树立正确意识与理解态度,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在此基础上,完善健康管理制度,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提高全民素质提供有效保障。
4、体检结果没有形成系统整合,缺乏有效运用;
多数健康体检报告只是对体检结果做简单表述,没有整合不同人群、不同技术参数之间的联系,未能形成系统整合的体检结果。而通过对体检数据信息的挖掘,对体检对象不同时期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做出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各种健康风险并予以早期干预,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和降低健康损害的目的。但由于健康管理涉及到诸多领域,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致使我国居民对“健康体检”结果缺乏全面整合能力。通过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来发现疾病和健康问题,而非对体检对象进行针对性诊断及治疗,使得体检结果难以得到有效运用。目前我国居民健康体检结果尚未形成有效整合。主要表现为:(1)居民对健康体检结果存在误区;(2)部分健康体检机构对健康体检工作认识不足。另外,部分机构体检出的体检数据不准确,如血糖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有少部分体检结果会被重复检查以求出更高指标来检测而得出更多结论;(3)部分体检项目对个体缺乏针对性或连续性(如乳腺等);(4)部分体检机构没有意识到体检结果运用价值,仅有部分体检机构开展相关技术工作。
5、患者体检质量不高,无法有效指导工作。
目前,对健康体检结果的处理方式多是要求体检机构上报体检报告,健康指导结果主要由政府机构进行审批。对于体检结果存在问题、不满意的健康问题,往往无法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审批,而只能自行解决。此外,缺乏专业卫生管理人员来进行检查、指导和培训,这也造成了病人在不同区域间就医质量差。医疗服务本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流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完成,而患者由于缺乏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这些环节在患者本人或家属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后病情加重导致死亡时都无法获得及时有效保障。如何从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入手,让居民尽快接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当前健康管理迫切需要解决得问题。
二. 健康管理的主要服务内容
以个体健康体检为起点,通过专业和科学指导,将健康知识宣教融入体检过程,使体检者从健康体检开始就接受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对体检者或体检者所暴露或潜在健康问题进行评估与干预,以降低健康风险为目的的医疗保健行为。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体检中发现健康问题并提供健康指导与干预;发现身体异常后进行健康咨询、疾病防治指导并提供合理用药指导;对发现健康隐患后进行风险评估和干预并及时告知个人;对疾病发生风险高和个人没有接受健康管理的状态进行干预。健康管理与传统体检有所不同:首先体检者是健康管理者;其次是为健康管理者提供预防保健教育服务;最后在健康受检者健康状况良好时进行干预。而医疗机构则不是对健康管理服务的提供商,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提供给体检者或体检者的配偶、子女和伴侣等家庭成员开展健康状况监测、健康宣教等干预活动。
[参考文献]
[1] 梁铭会、曾强、武留信等。中国健康体检进展报告。北京:卫生部医院治理研究所。2007.
[2]王浩彦.动态体检在风险评估与健康治理中的应用中华健康治理学杂志,2008,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