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确保其制造原料,即各类农作物的安全性。由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涵盖从选种、前期处理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再到后期收获、生产加工的整个过程,提高了农作物及其农产品的现实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和青睐。因此越快使用这种极具科学性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越能提高农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食物源头的安全把控。
1.2.为农业发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打破了传统农业发展单一式局面,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全国已经建成了一批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县,同时,还出现了无人机、自动检测设备等大型智能机械装备。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具体推广与发展措施
2.1.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若采用传统手段对广大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可以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在田间地头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区域内群众介绍、普及绿色农业生产的理念和相关知识,或者在当地农民经常路过的地区张贴宣传标语,以此吸引他们的关注。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且现有农民的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低,尽管传统宣传方式效率低且效果较差,但农民对其接受程度较高,推广人员在日常实际工作中不应将其完全丢弃。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与推广的重点和核心是大众传媒及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了降低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媒体技术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识难度,使其尽快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要领,可以在农民经常收听的电子广播频道中增设对绿色农业及其技术的讲解环节,当地农民对这一新型概念形成初步认知后,再通过电视直播或转播等形式加入视频画面,并在此过程中融入案例分析,比如将重点放在普通农作物与绿色农作物的对比上,让农民意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实现农作物高质高产,从而使农业绿色发展与绿色种植技术深入人心。
2.2.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培育
2.2.1.制度培育
完善的制度或体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各个主体起到限制作用,还能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使整个农业能够在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中得到稳定发展,确保技术推广的有效性。绿色农业种植的确定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府相关人员和技术推广人员应先到目标推广地进行实地走访,明确该区域内目前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并判断当地是否适合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将绿色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考量范围之内,对现实状况和各个细节进行全面把控,制订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和农业绿色发展制度。
二是为了缓解广大农民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当地农业实际发展情况之间的矛盾,可以借助当地农业龙头企业的力量。政府相关部门和推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大对当地绿色农业各个生产节点和环节的监管力度,尽可能将当地农业生产企业培养成绿色农业的新型经营者。不仅要限制各类与绿色发展相违背的行为,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此类企业的绿色发展扶持机制,比如在合理范围内降低税率、减少贷款利息等。
2.2.2.主体培育
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在多个主体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包括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生产企业、各类组织和政府。为了能够使绿色农业在乡村振兴和绿色可持续的背景下健康发展,必须从主体角度出发,加强对各个主体的培育。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可以选择派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究人员到农业企业内部,对该技术及其发展前景、注意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也可以带领企业领导去种植地进行实地考察,促使企业对该技术进行投资;对于当地的种植者来说,政府可以下乡走访,开展免费培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活动,让所有农民一起学习,让种植者亲眼看到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及优势,更好促进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协调合作,促进良好局面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广大农民群众不仅是各类农作物或农产品的主要产出者,也是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调动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培训和教育的过程中,向其充分渗透和讲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必要性,比如在当地定期召开技术培训会议,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或社会专家学者对其他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形成绿色种植观念。同时,引进更多绿色种植专业机械设备,并积极鼓励经过理论知识培训的农民上手实操,多样化的激励方式能够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从而实现推广工作外部效益向内部效益的有效转化。
2.3.组建高质量推广人员团队
2.3.1.完善人才引入机制
相关部门应对当前区域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实际推广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并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制订技术推广与自身发展的短期目标、长期规划与总体战略。由于现代化绿色农业的发展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信息化特征,因此在完善人才引入机制时,管理者应分析该项工作中的每个岗位要求,明确其所需的理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任务层次,根据实际人员配置情况设定招聘条件,吸引更多高质量农业专业人才加入。
2.3.2.创新管理模式
有关部门除了重视人才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应重视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在对人才的工作完成率进行评估的同时,还要对每个员工的性格特点、工作习惯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这些特点,对每个员工进行最合适的工作安排。在评估员工时,要合理地评估和预测其对整体或地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人性化,让员工发展需要受到关注。另外,在企业内部,对已有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的单一化。可以对内部人才进行差别化的培训,例如,员工素质和技能与其任职岗位相匹配,可以全面地向农民传递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各方面内容,这时候,培训主要内容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与研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推广者和相关从业人员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思想,用多种方式提高对这一技术的理解和理解,既要全面地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原则和具体操作方法,又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推广工作,使它的应用更加广泛,从而使农业和社会的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翠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1,(01):150-151.
[2]赵福源.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特点及推广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10):10-11.
[3]徐志鹏,陈友山.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