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传统农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候春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候春平,. 探析传统农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研究进展,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摘要: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近年来,各个区域的农业生产力都在不断地提升,种植的农产品也在不断地增多,这不但丰富了人们的食品种类,还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传统农学的内涵,对传统农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传统农学;农业;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5.157034
基金资助:

引言:对很多国家而言,农业是其发展的基础,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农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重视,随着农业生产工作的不断进行,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土壤肥力下降的现象。但是,由于传统农学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农业的内在联系,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农学的内涵

我国传统农学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尊重自然,不能过分地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十分重视在尊重自然和利用万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地规划,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避免过度使用和开采资源。竭泽而渔可以取得一定的农业种植效益,但是这种收益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长期下去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利。而传统农学则着重于对资源的使用和对资源的保护,这为以后的农业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能为中国的生产活动提供持续的支撑,就不利于人民的生活,唯有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推动农业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中国的传统农学在保护生态和民族发展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农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自然资源的浪费,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不利于农业发展。例如,部分地区的农户会通过毁林开垦来扩大可利用耕地,以确保粮食质量,提高种植效益,还有农户为了在短期内增加更多的种植收入,通过使用劣质的化肥和农药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甚至有些农户会在农业生产中盲目增加家畜的数量,而不考虑草场的实际情况,严重者可造成草场退化,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传统农学理念要求在农业生产中遵循自然科学的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传统农学的思维方式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促进各个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农业增产

在我国古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会把农业生产与动物饲养相结合,以确保肥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生成的一系列产品,既可以作为饲料,也可以作为作物的养分,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在降雨的影响下,土壤中的养分会进入水塘、江河等水体,古人在耕作时采取挖塘泥的方法,使土壤中的养分回流,防止养分流失,这也是古代农学所提倡的一项内容,这一措施既能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又能促进乡村养殖业的发展。

3.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以种植为中心,要使其繁荣、可持续地发展,就需要注意保护好土地。我国传统农学对土地肥力问题有较全面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们会采取多种措施对耕地进行保护,以确保耕地的肥沃。《吕氏春秋》中有一篇关于如何维持土地肥力的论述,它指出,通过人类的干预,可以让土壤变贫瘠为富饶,同时,传统农学也相信,只要保护得当,就可以避免土地肥力衰退。

同时,我国传统农学认为,要保持土壤的肥力,必须要通过人工来保持,并且通过深耕、细耕等先进的耕作方法,使流失的养分得以恢复,使农业生产的收获量达到播种量的20倍以上,这都是传统农学倡导的多耕、积肥等措施。

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注重对农业开发的资金投入

农业可持续发展依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手段在农业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它已经是一种推动农业繁荣的第一生产力。同时,传统农学还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比如,倡导精耕细作,改善农具,这就是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不断进步的原因。

为推动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各个区域都要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划拨资金,对农业工具和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加大对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如果有必要还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基金项目,帮助研发和突破农耕工具和耕作技术,激励农业科研工作者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从而推动农业技术不断更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继承和改进传统农学思想。

2.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农业以现代的机械方式为主,推广规模化种植,施用化肥,这样的方式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浪费,这显然与传统农学中的有关理念相违背,要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就必须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地规划,建立生态农业。例如:无土栽培的蔬菜。

要按照降低资源浪费和循环利用的原则,综合推行农林牧副渔等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地建设立体、综合、多功能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在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推广“绿肥养地”轮作制和“秸秆还田”等,从而达到对农业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另外,还可以在耕地质量建设上下功夫,例如,推广绿肥生产,积极推动耕地质量监测系统的建立,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的步伐。

3.增强农民素质,树立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虽然完成了一定的城市化,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也不强,经常采取一些不科学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损失,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推广先进的劳动生产手段,提升农民的素质,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完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地对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优化,促进各个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之,传统农学是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都有很大的作用。重视将传统农学观念融入到现代农业生产实践中,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笛.关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1(22):159-161.

[2]杨艳凤,敬莉.新疆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11-24.

[3]付艳慧,王玉斌,付梓南,高远,张立伟.浅谈绿色食品发展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J].新农业,2021(22):79-79.

[4]孙大为.影响农业发展因素与策略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1(6):101-102.

[5]张燕.巩固脱贫成效下的农业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1(11):22-23.

[6]卢可燕,刘杰.地力常新思想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22-22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