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复杂且需耐心,单凭班主任之力难以完成。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为主体,班主任起主导作用。管理方法需根据班级情况灵活调整,不断创新。班主任工作多变,唯有不断探索,才能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使其更上一层楼。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任务过于繁重
部分班主任责任心极强,常将班级管理视为己任,认为学生年幼难以分担。于是,他们独自承揽所有管理任务。然而,班级管理纷繁复杂,仅凭班主任一人之力,难免精力不济,难以兼顾所有细节,从而导致管理质量和效率下滑。这种做法虽体现了班主任的责任心,但忽视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主管理能力。
(二)学生自我管理缺失
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核心目的并非单纯约束行为,而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和思维观念,使之内化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然而,部分班主任忽视了对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仅停留在口头管教层面,致使学生缺乏内在的个人意识,问题反复出现,甚至在班主任面前与背后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态度。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有效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班干部团队,促进学生能力成长
班主任肩负重任,需兼顾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及教学任务,精力有限,难以在班级管理中兼顾所有细节。为此,班主任可组建学生管理团队,协助管理工作,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班干部与同学间更易相互理解,从而在管理工作中能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学期初,班主任可组织班干部竞选活动,鼓励学生自荐。竞选时,候选人上台发表宣言,同学投票决定,确保过程公开透明,赢得班级信任。班干部需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真诚服务同学,引领班级前行。班主任制定管理规则,班干部依规行事,遇困难时班主任及时协助,确保管理顺畅。班干部行为受班级监督,违规者将受批评。学期末,班主任召开表彰会,同学匿名评估班干部表现,优秀者获赞赏、鼓励及奖品。新学期,重新选拔班干部,保持团队活力,确保每位学生有平等参与机会。通过竞选与表彰,班干部责任感与荣誉感增强,班级民主氛围浓厚。每名学生都有机会为班级贡献,共同推动班级和谐发展。班主任的引导与监督,确保班干部团队健康运作,为班级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二)利用榜样力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鉴于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塑造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善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树立班级榜样,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展现出色。班主任需细心观察,发掘学生特长,并鼓励他们展现自我,成为他人的榜样,以此激发全班学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例如,班主任可在班级内依据不同标准设立“每周之星”评选,涵盖课堂活跃、卫生细致、作业规范、早操认真等方面。学生为争取这份荣誉,会依据标准自我规范。每周五的班会,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每周之星”,班主任将其照片展示于榜样展示区,并对其优秀表现给予高度认可,倡导其他同学效仿。学生通过观察榜样,认识到自身不足,进而自我激励,争取下周也能获得荣誉。每月底,班主任会调整评选标准,确保评选的全面性,促使学生关注自身全面发展,激发其内在自我管理的动力,助力其成为综合素质优秀的个体。
(三)关注心理成长,增强班级管理能力
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是其学习与生活的基石。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同时,班主任还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能力,以确保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立学生学情档案
学生因性格和家庭背景差异,行为表现各异,遇到心理问题在所难免。班主任需常与学生沟通,深入学生群体,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通过日常询问和谈心,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客观分析其行为。学生行为是其心理的直接体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若能结合学生行为进行深入心理分析,管理效果将更佳。一旦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应给予特别关注,敏锐捕捉其心理变化,通过一对一谈心提供针对性帮助。对于班级中共性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利用每周班队会时间组织专题班会,促进学生小组及全班交流,给予心理启示,解决心理困惑,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2)优化心理辅导策略
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显著益处。班主任的心理指导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及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心理辅导更加有效,班主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性格、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等,并根据这些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策略。尽管班主任希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但学生往往对班主任心存敬畏,难以敞开心扉。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时,班主任应敏锐捕捉交流契机,鼓励学生主动倾诉,避免学生产生逆反或排斥情绪。例如,班会课上,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小烦恼,以纸条或信件的形式提交给老师,班主任则需及时回应,这种沟通方式能有效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心理辅导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限于一对一交谈,这需要班主任用心探索和实践,以激发班级活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与学生的未来成长紧密相连。在当前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需更加重视班级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强化实践应用,以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润芬.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考试周刊,2022(11):155-158.
[2]吕纬纬,张德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发展创新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师,2021(S1):181.
[3]辛凤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