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人工智能是一类推动计算机向人脑靠近的技术统称,目的是创造出能够模仿人类大脑进行思考、交流、发布指令的计算机,辅助人类完成计算、操作指挥等工作,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的质量和效率。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低因人为操作而产生的错误数量,提高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效率。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世界范围内各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供电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对电气工程的影响非常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是促进该领域发展的关键性力量。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的结合是继自动化后该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必然的趋势。
1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人工智能的应用是工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的最明显特征,也是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活动的模拟,通过汇总、分析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的规律,建立与人类行为相关的数据库,安装大量观察、记录工业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采集设备,打造如人类相似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体系,为计算机程序的运转、指令的发布提供基础参数,从而形成对人类工作的代替效果[1]。
1.1 参数调节更快捷
无论是电气工程还是其他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通过调节工业设备的参数来使生产停留在科学、合理、安全的范畴之内,在高质量、低能耗的生产状态中寻找性价比更高的配置。自动化前的电气工程依赖工作人员进行参数调节,即使是再经验老道的工作人员都难以避免滞后问题,影响电气工程的运行稳定程度和安全程度。自动化后的电气工程借助程序控制解脱了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让计算机根据参数来触发调节程序,对电气工程进行相应的矫正和保护。但这样的自动化调节仍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看管,确定电气工程的整体运转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局部调节影响工程整体运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计算机的调节能力,使其调节运行方式更贴近于人脑,能够从多个参数的综合角度去进行调节,满足微调、慢速调整等不同的问题处理情况,进一步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1.2 抗干扰能力强
电气工程的运行依赖数量众多的设备、线路和控制器,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部分设备的控制参数、运行状态需要时常进行调节,才能够保证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和安全。人为进行电气工程的运转操作时,需要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设备进行参数有效调节,其中不可避免需要进行换算等操作,人为操作的失误率较高,影响电气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稳定。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不同类型、不同规格设备的调节,从运算速度方面来看就比人为操作要高,且失误率较低,能够更合理地抵抗和规避掉来自外界的干扰,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稳定性。
2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策略
2.1 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各类电气工程设备、控制器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故障问题,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操作不合理、零部件老化、外界干扰等。这些故障问题的出现是影响电气工程稳定、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科学诊断、快速处理是电气工程提高运行成效的主要途径之一。设备发生故障并非无缘无故,也不是一瞬间突然发生的,都有其原因和前兆,具体到电气工程运行数据上来讲就是某一或某些参数逐渐偏离正常轨道,最终突破安全限度。由此可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全面监控电气工程参数,及时模拟分析、预判可能发生的故障,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和故障处理效率有较高的可行性。相较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逐一推理排除故障发生原因的处理方式,人工智能依靠传感技术设备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来固定故障原因的效率更高,且能够围绕故障发生的原因来辅助技术人员对电气工程系统进行优化,降低电气工程在故障方面所消耗的成本和资源。人工智能可针对电气工程设备的故障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搜集和记录每一次故障前后的数据、诊断过程、维修过程以及与后续故障的连带关系等[2]。这套数据库可以为电气工程故障运维领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而且,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也能够对数据库内容的自动检索,快速寻找过往故障的参数和处理方案,为工程控制提高更精确、更合理的操作方案。
2.2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目前比较主流的发展方向是模拟构建人脑的神经网络,参考人脑结构构建不同的控制区块结构,并将不同的控制办法进行结合,实现对庞大系统、参数的智能化管理[3]。电气工程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多个子系统,控制的设备、零部件更数不胜数,如此多的控制对象给人工智能的应用创造了价值发挥的空间。在电气工程控制方面应用人工智能,相当于给电气工程安装了神经网络,不仅能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精准性,还能提高信息传递的安全程度,降低因信息传递而导致的误差,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行稳定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电气工程更进一步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和发展,电气工程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能够得到相应提升,控制电气工程运行所消耗的成本和资源,为生产生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人工智能的应用还为电气工程实现真正的远程控制提供了力量,为远程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较多有价值的数据,为控制工作提供完整的控制报告,随时反馈对电气工程各个设备、零部件的控制动作,使工程整体处于更为合理的运行状态之下。
2.3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在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一些高精度的电子设备,用于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精确化操作。这些电子设备本身的复杂程度、内部结构精度就比较高,进行调整的难度、复杂程度也较普通电气设备难度更大。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为电子设备的调整、控制提供了更优的选择。电子设备的控制需要充分发挥专家系统的价值,人工智能模拟专家的策略制定、操作执行,能够对电子设备领域进行更有效地控制操作,提高电子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如此一来,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花费在电子设备调整、控制上的时间成本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结束语:人工智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也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后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人工智能自身的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优化和发展空间,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更好的应用人工智能,除了要加强人工智能与电气工程的各方面结合外,还要从人工智能自身的发展入手。
参考文献:
[1]何佳佳,江明明.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具体方法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19(19):146.
[2]宋晓阳.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的运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4):124-125.
[3]吕颖利.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