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竞争与机遇相互更迭的时代,不断呼唤我们要有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应对和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教育亦是如此,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教师要勇于摆脱旧思想、旧格局,敢于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新规律并有新认识,最后才可能有所创新。
在传统英语教育模式上,很多教师在词汇教学时采取“填鸭式”的方法。例如词汇教学时,老师进行领读,随后同学进行跟读,紧接着便进入本单元语法和文章的学习。课堂中没有足够重视对词汇的深度学习,而在语法的学习和应用方面花费了大量功夫,词汇的复习和记忆主要依靠学生课后自主进行。词汇教学模式的单一给学生识记带来难度,由于缺少对词汇本身的解读及多语境实例,很容易把单词的多个用法混淆,将直接导致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中指出,学生要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采用分层式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分教育
国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水平和能力相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进行区分教学。就以目前我国各高中学校的班级而言,班级不仅人数多,而且学生之间英语基础相差较大,而学生入校后接受的是统一教育,由此带来的后果想必很多教师也是心知肚明,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沦为“老大难”。而实施分层教学,则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分教育,兼顾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高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既能增强后进学生的信心,助其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进一步挖掘潜能。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之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们的学情,合理规划好包括学生分层在内的多方面的分层教学工作,确保“后进生能跟上,中等生能前进,优等生能突破”,促使全体学生都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2.情境设计,开展会话表演等形式
学习一门语言最终的目的是用于交流。然而,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仅停留在对语言知识如单词、短语等碎片化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这一层面上。学生对英语单词所对应的汉语意思能脱口而出,并不能证明他们能够使用目的语,亦不能说明他们能用英语恰当准确地表达个人的感受、思想、对某种现象的看法等。教师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也是造成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的原因之一。学生没有将所学语言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去解决问题,无法走到创造这一层面,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在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一个恰当合理的桥梁,学生们才能在这个空间里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进而认识语言存在的意义,发现语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发现新矛盾,就用所学语言并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表达观点与诉求。比如,教师通过呈现一段文字或者一组图片给予学生一个会话的场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好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单词、短语和句型,根据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推断在这样的场景里,人物之间会有哪些会话,包括表情、肢体语言等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等方面如何表达。
又或者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抓住课堂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在The Olympic Game单元教学时,可让学生用英语回答奥林匹克项目种类、比赛规则、体育精神等,当然也可以就奥林匹克时事发表个人看法,例如因兴奋剂风波被禁赛而无缘东京奥运会的孙杨事件等。将死板的课堂知识与现实社会建立连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讨论中巩固课堂内容。对于部分内容亦可用影音资料丰富课堂,多种策略展现的课堂知识可有效刺激大脑加强记忆。
3.设计课堂互动活动,开展小组学习合作,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组内的相互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设计课堂活动,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这与教育部倡导的“深度学习”大体相当。学生在英语教师引领下,围绕某个英语课堂学习活动主题,通过积极互动参与来获取知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学习过程。语言学习离不开社会活动,参与互动活动是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必经之路。新教材每个单元有两个课堂任务。这些任务以单元主题为引领、以完成任务为明线、以语法词汇知识为暗线进行编排,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使用规律、在充分理解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语法词汇知识。例如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课堂任Designing an About Me Card是一个真实交际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张自我介绍卡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增进彼此了解。学生在做这个卡片时,要用到名词短语、动词短语。有了交际动力,学生就乐于精进语法知识,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4.结合实际,将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背诵一些单词、短语、固定的句型模板,并试图将所背的内容套用到写作中,这种方法从某种角度看似乎是有效的,其实不然。优秀的文章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有异于其他文章的亮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尽管教师在写作课堂上运用了过程性导向模式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仍然有学生在写作中出现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主要体现在应用文写作上。因此在讲解完一篇文章,英语老师还应当为学生解读文章,结合现实生活,升华文章主题,创造能够立足于题目所给的语境,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地思考问题。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在课堂之外多花时间备课,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专业修养。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领学生不断接受新事物,汲取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高中英语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振杰,朱志英,冯海花,薛拥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四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1064-1067.
[2]张欢英,覃爱民,张之蓉,杨圣有.智慧环境下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的创新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7:635-641.
[3]周大义,王敏,廖金环,李丽金,梁桂千.智慧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的创新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7:1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