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探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解思航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解思航,. 探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 工程与技术研究,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489.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家为了使得建筑行业可以更好的跟上时代的步伐,并且出于对我国高层建筑的重视,有关部门开始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使用进行了加强与深入研究。本文对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其特点。并对于如何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了建议讨论,相信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深入的研究下,可以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经济进行良好的推动,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DOI:10.12721/ccn.2021.157489
基金资助:

引言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良好,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作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也获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时代在进步,建筑行业也要不断的获得提高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我们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更好的为建筑行业服务。

一、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用量大,过程较为复杂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方式为现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因此对于建筑物整个浇筑过程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浇筑技术才可以进行施工。并且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特点就是体积较大,浇筑时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原材料,相应的施工过程要比普通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复杂一些。

(二)大体积混凝土相应的施工工艺与养护要求较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用量大,厚度较高,在进行浇注凝结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所以在对其进行浇筑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拥有较好的整体性。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连续浇注,避免出现裂缝的可能。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养护工作,一定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进行,否则会出现不可逆转的裂缝问题,会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较高,极易出现裂缝

由于混凝土原材料中含有水泥,而水泥拥有较大的水化热,而大体及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又非常的大,所以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进行浇筑时,会由于含有的水化热较大,使其无法较好的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表面的热量损失较快,会使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出现温差,一旦出现温差就会产生应力,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而对于混凝土来说,裂缝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

二、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

(一)大体积混凝土选择不合理的原材料

(1)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是由很多原材料混合配置而成的,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原材料的优劣。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原材料选择时,通常会因为想要降低成本的投入,使得选择的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2)当选择的水泥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号时,会使实际的水泥用量变多,这就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因为水泥在硬化后,本身会受到温度等其他条件的影响,发生不均匀的变化,会导致水泥膨胀从而造成裂缝问题。

(3)大体积混凝土当中应用的钢筋出现腐蚀情况时,也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因为混凝土本身就会处在一个环境较为潮湿,易受到腐蚀的条件下,钢筋会与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碳酸钙的结构非常不稳定,会使钢筋的稳定性下降,极易出现腐蚀的情况,从而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应力的变化

温度应力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所在环境温度之间有一定的温度差。当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出现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因为混凝土在发生硬化情况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进行水化时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些热量会使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出现骤变。由于混凝土的外表面受到温度的影响比较低,而内部的温度变化却非常大,使内外的温度差出现应力,当温度应力比混凝土内部的拉力还要大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三、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

(一)注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比设计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于混凝土强度的保证,另一方面也要促进水化热程度的降低,继而由此实现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及可泵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水化热程度的管控,继而以此为基础实现水热化程度的降低。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配比原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低的矿渣水泥,此外为了节约相关的材料,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可泵性,需要在配制的过程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除此之外,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向配制原材料中掺杂一定比例的一级粉煤灰以及矿渣水泥。

(二)控制温度裂缝措施

(1)合理选择配合比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严格控制砂、石级配以及含泥量的配合比,并在实际的配制过程中适当的加入定量的减水剂(粉煤灰)。

(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为了有效的实现对于浇筑温度的降低,需要相关的技术作业人员采用低温水、砂表面覆盖等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混凝土运输时间的缩短,并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逐渐延长到5小时以上。再者就是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减缓浇筑的速度,继而由此提升混凝土热量散发的速度,实现水化热峰值出现的延迟,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出现了混凝土表面高温状况。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技术人员将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以下。

(3)控制拆模时间

在进行混凝土拆模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相关温度的测量以及监控。事实上,只有当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差小于25摄氏度的时候才能以进行侧模拆除作业。若其温差大于25摄氏度的时候,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对于保温措施的采取,继而由此减小温差。

(4)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

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于混凝土温度的动态监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测温点的埋设,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相关记录工作的开展。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谷草中,之所以加强对于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的监察,主要是加强对于混凝土内部的高温与表面温度的掌握,继而由此采取恰当的温控措施,带动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提升。

四、结束语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越来越频繁,这也就需要针对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具体施工进行创新优化,促使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发展适应性效果,尤其是能够有效表现出理想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效果。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在浇筑期间如果施工技术人员一旦把握不当就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导致混凝土建筑的整体平衡以及建筑质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常海林.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6,01:190.

[2]李连国.建筑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理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01:38-39.

[3]李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裂纹成因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02: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