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职工住宅于市区,占地36×46m,总建筑面积20316m2,由一层地下室和20层上部建筑组成,建筑总高度60.3m,剪力墙结构,填充墙采用600×300×200/100mm和190×90×53mm的加气块和灰砂砖组合,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外窗采用塑钢窗。外墙装饰面采用外墙一体板工艺。建筑外墙面渗漏质量通病由来已久,让房屋使用功能大打折扣,住户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我们根据以往施工经验,结合本工程高层建筑剪力墙外墙特点,把外墙渗漏质量通病作为重点来抓。针对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几个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抓外墙剪力墙结构施工工艺质量
本工程剪力墙设计强度C30,墙宽200mm,层高3000mm。我们在施工中,首先采用商品砼,提前和商混站沟通,在不影响水灰比和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增大砂率,优化砼施工配合比。其次,加强振捣工艺,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浇筑前,剪力墙底部先填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分层浇筑砼。浇筑层厚度每层控制在150-200mm左右,配备插入式振捣器,坚持“快插慢拔”,以不在出现气泡为准,振捣密实后,再继续浇捣上一层。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溜槽串筒施工工艺,确保砼和易性、流动性,避免砼产生不良离析现象,从而保证墙体的强度、垂直度以及平整度,避免胀模凿打现象,为结构自防水工艺满足设计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改进施工工艺,施工外墙时,模板加固螺杆内高外低,高差10mm,大模板加固螺栓细口向外,外部螺栓下部紧贴钢模,内部螺栓上部紧贴钢模,这样形成螺栓孔内高外低的工艺,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渗水概率。
2抓外墙螺栓眼封堵施工质量
外墙最终是否渗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墙螺栓眼的封堵是否严密。西北地区西北风最多,水顺墙面流,加风压造成渗漏,封堵砂浆收缩造成裂缝出现,也是造成渗漏的基本原因。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的施工工艺为:用柱形刷清理孔内杂物,并在施工前3h喷水湿润。孔内侧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或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圆锥形木塞堵紧,填塞微膨胀干硬性砂浆至距表面30mm处,凝固后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孔口抹防水砂浆,与墙面齐平,孔眼周边做100mm*100mm防水涂膜或水泥基防水涂料,外口也可塞橡胶堵头。寒冷地区西面和北面必须做,其他地区迎风面必须做,并至少做两个面。这样可以从根源上防止螺栓眼渗水。
3抓外墙砌体填充墙工艺质量
为了实现大穿插工艺,提前拆除外外架,以减小钢管租赁资金压力,好多施工单位为图省事,将外墙一次性砌筑到顶,斜顶砖还未等14天满便直接塞砌。给外墙渗漏提供了条件。在填充墙施工中,尤其外墙施工中应加强如下几个技术措施:
3.1采用CAD或BIM对砌体进行预排版,外墙底部采用混凝土砖,砌筑3皮砖后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施工至距顶部8-20cm处时,停止砌筑,待上部结构满14天稳定后,再进行斜顶砖砌筑,一次避免收缩裂缝发生。
3.2严禁干砖上墙。在砌筑前,根据材料吸水率情况,适当洒水浇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加强砂浆饱满度砌筑工艺质量,尤其是竖向游丁缝饱满度。根据方案要求,组织管理人员及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让工人熟悉交底内容。施工中,杜绝游丁缝、透缝、瞎缝等不良现象。
3.3严格执行规范,按图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做好墙体拉结筋预埋及焊接验收工作,保证墙体抗拉强度,杜绝墙顶墙端裂缝。
3.4填充墙施工结束后,在填充墙墙和剪力墙结构相交处铺设钢丝网片,两边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以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增加基层抹灰砂浆的抗拉力,杜绝墙体裂缝而引起的墙面渗漏现象。
4抓外墙脚手架拉结点、脚手眼及预埋件洞口修复修补工艺质量
总结以往施工经验,在外墙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如下施工薄弱环节:如有外墙脚手架为满足安全技术要求而特设拉结点所留置的洞口;有砌体时预留的脚手架眼;有水电风管道通过的水平面墙洞口和凿剔安装各种线管、槽盒、箱等坚向洞口。造成外墙面“千疮百孔”,影响墙的强度、刚度直至影响使用功能。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技术措施措施及在布设剪力墙预埋拉结点(砖墙脚手眼)时,施工成型为喇叭形洞口同时加强修复、修补技术措施:
(1)当孔洞直径小于60mm用微胀水泥砂浆分两次以上填塞。
(2)当孔洞直径大于60mm时,用C20以上等级的细石砼浇筑。
(3)各种线管、槽盒、箱空隙旁,用细石砼浇筑或1:2水泥砂浆分两次修补密实。
5抓外墙基层抹灰工艺质量
上述裂缝原因均是直接造成外墙基层渗漏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5.1确定外墙面粉刷厚度,遵循“宜薄不宜厚”原则。粉刷前,在剪力墙表面处刷一道CS砼界面处理剂。硬底用1:3水泥砂浆分两次以上打底,每次厚度不超过8mm,最后一道打软底,采用1:2水泥砂浆,厚度10mm,严禁用粘土砂浆。
5.2粉刷前应清除墙面及孔洞的油污、灰疙瘩和模板碎片。
5.3提前1-2天浇水湿润墙面,含水率控制在10-15%左右。
5.4硬底砂浆稠度控制在70-80mm,且随拌随用,软底砂浆稠度控制在
70-80mm,终凝后浇水养护。
5.5外墙大面积抹灰,应设置分格缝。分格缝应根据外墙装饰材料而定,采用柔性密封防水材料嵌缝。
5.6门窗套抹灰一次性到位,窗台处做好泛水坡度,窗顶处做好鹰嘴线。
5.7靠近外墙的管道井内侧应做到随砌随抹,不得遗漏。
6抓外墙建筑装饰一体板工艺质量
墙体渗漏是否,外装饰面一体板施工质量是控制的重点。由于一体板施工质量不合格,粘接面背贴面积不够、挂件松动、打胶不密实等质量通病出现,使原本施工完的墙体,胶缝开裂,雨水很容易渗进去。给墙体渗漏早晨严重质量隐患。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做到以下:
6.1做好原材料的复检工作,一体板面板和衬板在进场前,对其厚度进行测量,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量其容重,保温层的防火等级等。挂件检查其厚度,抗拉强度。
6.2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一体板后砂浆粘贴面积需大于单块板材面积的50%,并确保挂架支撑牢固。施工钉子时,确保胀管完全打开。
6.3施工完毕,应使用硅酮耐候胶进行打胶作业,打胶务必胶缝顺直、严密,打胶前,应确保硅酮胶有出厂合格证,并复检合格。
7抓塑钢窗安装施工工艺质量
塑钢窗具有耐久、坚固、不变形、耐冲击、节能等特点。但也和铝合金窗一样,若处理不当,边框角与剪力墙相交处也会出现雨水渗漏等问题。通过调查摸底,发现塑钢窗防水性能薄弱环节有:窗节点构造设置不合理,窗框下档轨道无排水槽,玻璃与框密封压条欠佳,窗框与墙体洞的缝隙塞缝密实性较差,防水胶密封性较差。
7.1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图纸会审工作,在征得设计许可下,局部调整窗框标高、尺寸等设计技术处理工作,校正窗框构件预埋定位,尽量满足设计建筑功能要求。
7.2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程序:墙体窗洞口抹灰打底→弹线定位→安装支座构件→立窗框→找边调整→固定→拼缝处封胶→分层塞缝→室内外窗台施工(尤其应注意内外窗台高差)窗框四周封胶→安装玻璃→清理整洁。
7.3窗框与墙体间四周缝隙用PV发泡剂填实,再用密封膏密封。窗框下档轨道设置排水槽,外窗台提位5mm左右,适当提高泛水坡度,窗顶做鹰嘴线。
通过加强以上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质量的技术措施,该高层住宅工程结束后,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被评为省优质结构工程。经过秋春两个雨季的雨水冲刷和一个冬季的侵袭,建筑物外墙没有发生渗漏现象,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会来.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设计要点[J].华章,2011(16).
[2]邝阳兴.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节点施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