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更加需要事业单位中的基建项目,为了能够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相关的事业单位应当提高对基建项目的重视度,在基建项目的建立和实施方面,应当要投入更多,尤其是涉及到的财务管理方面,在保证基建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基础上,一定要对相关的资金的使用加以检查,并且要有相关的使用规模和流程,让人民群众能够清楚知道资金的去向,整个基建项目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在透明状态中,并且要达到相应的效果。但是在最近的几年中,存在一些相关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所以相关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把不足之处纠正过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更加有效和详细的办法,为相关的基建项目能够更好的建设提供保障。
一、基建事业发展的相关规定
为顺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单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重视起来,所以越来越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也更加关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国家也已经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从基建项目的规划到实施预算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竣工验收等,都有相关的规定,特别是在竣工验收这一环节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再进行基建项目的建设时,要对每一个环节再进行实施和管理时都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基建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不能采取相同的处理方式,而且也不能对这两环节同时进行处理。由于每个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不同,所以要单独对每个项目进行核算,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所产生的费用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不能出过任何错误和偏差。而且每个基建项目的建设工程有大有小,会出现多个不同的等级,由于建设项目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项目类型多而繁杂,所以要根据其具体建设性质来划分不同的类别和等级,才能够更加简便的进行区分。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建设项目,总体需要的资金也较多,所以应该更加明确的进行规定,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个时间段对资金的需求与使用去向都要有详尽的记录,在进行预付款时要根据详细且明确的记录来操作,并且要及时保存归档。针对其它类型的资金使用如购买小型设备等设备花费细节方面亦有明确的记录。对于资金在基建项目的预算中应当如何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执行,不能拖延入账时间,而且核算也要准确无误。除了在资金预算方面,在管理方面也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执行,才能使得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同时也让资金的合理运用得到保障。
二、基建项目资金管理与核算中出现的弊端
(一)项目成本预算不足
要使基建项目顺利开展,就一定要保证资金预算的精准,然而在项目的整个开展过程中每个环节使用的资金流向不同,为了能够准确分析出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在基建项目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使得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就必须要有专业技能非常高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预算工作。尽量做到成本节约,同时得到很高的质量。但是目前却存在相关工作人员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工作人员缺乏经验,在正式进行经费预算时,应当先提前做好调查工作,确定好具体的项目建设时间,为正式开展预算工作做好准备。但是由于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变化较快,一些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工时依然使用的是之前制定好的价格,这就导致当时的价格与之前制定的预算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给基建项目的准确预算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其次还会出现购买科技产品上预算的偏差,很多基建项目的实施需要购买高科技机器,但是由于现在我国科技发展迅速,许多产品在市场上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快,经常出现部分产品的价格在购买时偏高或偏低,对制定好的经费预算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部分工程账目模糊不清
由于国家拨给基建项目的资金属于专款,在每一个基建项目甚至每一个建设环节都要建立单独的项目核算,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需要非常准确地记录,而且基建项目的资金不能用于其他项目,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会存在某些建设环节需要较少的资金,但是由于相关单位对基建项目的资金缺乏详细的管理,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跟进项目的具体发展,所以导致这一类的资金没有详细的账套来记录运转情况。所以在基建项目中,经常会缺少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对基建项目资金的记录和监管,对于资金的具体流向比较模糊,所以需要建立更加规范的运作模式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三)项目经费使用存在弊端
要使得基建工程能够得到完整的实施,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于这种多而繁杂的工作内容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经费的使用情况方面,对于每一笔费用的去向都要有明确的记录,而且还要与施工人员多加交流,基建工程种类多且内容繁杂,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保存。虽然这些工作流程是属于正常工作范围内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具体情况会不同,会存在一些变动。比如购买一种材料时,有时一次性购买,有时会分批次购买,这就容易造成预算与实际消费不匹配,或者存在记录时出现遗忘的情况,造成一些经费的使用情况未能及时得到记录,最终导致账务记录不全面,有时由于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一定的偏差,而财务人员没有及时更改,最终导致预算与实际的经费使用存在较大的误差。
三、解决基建项目资金管理与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要使得每一笔经费都能够得到详细的记录,相关的财务人员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内来计算经费的支出,要多去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多加交流,对具体的设备支出和其他方面的费用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和发展速度来进行资金预算工作,并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多加了解一些设备在市场上的价格,让经费管理工作相对容易完成。
(二)加强对基建账套的使用
对每个基建项目都要做出进行项目核算,并且不能与其他项目相混淆,只有对项目的每个建设环节都做好详细的项目归集,才能够明确知道每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让财务工作能更好的完成,而且也要确保每个环节的资金流向都可追溯,增加经费使用透明度,使得每笔资金的使用都有依据。
(三)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及设备领用的记录
工作人员要做到对每一笔经费的使用情况都能够及时并详细记录,不能出现遗忘现象,而且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与账本的记录情况要相符,出现出入时要及时查找原因,及时纠错,防止资金不当流失。所以事业单位的基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经费的监管及设备领用记录的监督工作,才能使得工作顺利开展得到保障。
四、结语
为了能够使基建项目顺利开展,面对多而繁杂的工作内容,相关的财务人员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多走进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加强交流,对经费的预算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出现相关问题,即使出现相关问题也能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基建项目资金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康晓波.新制度下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核算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时代金融(TimesFinance) ,2017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