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教师一味注重教导学生书上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计算能力上的训练,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薄弱,无法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也因此降低了做题的速度和错误率,再加上学生偶尔的粗心大意,更加导致了计算方面的问题愈加严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要采取策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一、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
(一) 教师的不重视
如今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和新版教材的使用, 使得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没有那么看重,因此教师也根据新课改大纲要求,注重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对于学生的计算过程不注重,如果出现计算失误导致丢分的情况,大多数教师都会进行批评: “送分题都不要?”“这么简单的计算过程都能出错?”,然后就会让学生抄几遍题目,强制加深他们的记忆,而不是去耐心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其实无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 二) 学生的不用心
对于小学生自身来说,他们也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计算能力,对于碰到的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而不用心解决,认为那是白白浪费时间。久而久之, 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慢慢下降,很容易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并且因为不认真锻炼计算能力的原因,使得自己解题的速度、准确性都在一直下降。
( 三) 计算机、计算器的使用
说实话,计算机、计算器的出现对于学生来说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带来的其实是更多的弊端。通过使用计算机、计算器的强大功能,对于那些及其复杂的数据可以很快地解 决,而正是因为其便利性,使得学生开始“投机取巧”。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校可能不会明目张胆的使用计算器,但是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为了速度都会使用计算器,这样就可以快速写好作业然后去玩耍了。 这样根本没有起到锻炼的作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提升,相反只会下降。比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为了省时省力, 选择采取计算器来进行计算,久而久之,计算能力就会持续下降。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第一,掌握基本的原理和知识
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首先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进而去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一,从一些公式、规则和步骤开始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中的一些规律。第二,教师应该提高学生计算问题的准确性,只 有准确性上去了,低级错误变少了,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计算能力。第三,逐步提升学生计算的速度,在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准确性之后,教师应该去培养学生计算时候的速度,不能让学生养成慢吞吞的习惯,而是要求他们算的又快 又准,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第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使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审题清晰意味着解题方法的清晰,解题方法清晰后再进行计算就会事半功 倍。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强调计算规律和运算准则,让学生多练习计算题,并在解题时举一反三探究数学计算题的规律。比如学生在学习乘法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审题再计算,如 1* 6 = ?,在这一类的计算中,有一项为 1,则结果一定是除 1 以外的另一个数,答案就是 6。这就体现了乘法的一个规律,即任何数乘以一结果都将是其本身。教师通过相似类型的题目来总结乘法的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并且通过一些速度型的计算竞赛来使学生从中得到训练。
计算竞赛中的题目都是充分 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和运算准则的,这样学生在扎实计算基础的前提下,还能衍生训练简便计算方法,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对于在计算竞赛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计算方法的训练。例如,学生在练习加法习题时,如 12 + 6 + 8 = ?,在这个计算中, 12 + 8 = 20,刚好凑10,教师可以将这个教给学生,即在多步的加法运算中,可以先寻找里面是否有可以凑10的两个数字,这样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都会提高,同时在计算竞赛中多演变相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们进行训练,这样学生们就能在训 练中逐渐熟练这些运算的技巧,在之后的计算做题中就能运用得得心应手。
最后,教师应该空出一些课堂来进行习题课,将学生常见的错题作为出发点,与学生进行细致的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误,从而降低学生产生错误的频率,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小学生在进行解题时非常容易出现数字抄写错误、 忘记进位等问题,这样经常性的错 题归纳会让学生注意到审题的重要性,也会不时地提醒学生下次不要 犯相通性的错误,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学生马虎大意地毛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逐渐降低学生的错误率。例如,教师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出一些切合实际的数学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运算方法来进行计算,在出现错误时重点分 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思考如果使用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否会出现答案不一致的情况,从而使得学生养成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且能让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反复验算。这样的习题课也可以巩固和复习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一些错题的整理,在课余时间不断地进行巩固复习。
学生的智力与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措施与训练将学生的潜力不断的开发出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奠定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