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改变以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为主的传统,要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小学生为数学教学主体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计算贯穿小学数学整个发展阶段,因此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下进行提升的,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重视数学计算课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联系。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生活化”,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为目的,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之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生活化的计算情境,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这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根据教师所设计的情景进行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习的数学算式进行问题的解决。例如:教师在8常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呈现以下学习情境,首先是直接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数学,通过多模态的形式引导学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在我们身边。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余数”这一概念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情境的创设,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4人小组,那么想要班级当中的35名同学都加入到小组中,需要分为多少个小组?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情境的创设,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更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二、开展多元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够单纯地进行单一的计算方式训练,而是要采取多元化计算方法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训练。还有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进行连续加法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之前所学习的乘法口诀。引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转换数学思维,从而以更加轻松的方式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最终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堅实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数学算式“从1加到99”这个算式时,可以将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探究这个算式当中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就需要学生发现凑百法。把两个数和为100的数字提取出来进行计算,能够简便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进行计算结果的选项题,此时学生就会出现先计算结果,然后再寻找答案的方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将选项中的答案代人到题目当中进行选择,这样能够更加快速地进行问题的解决。
三、开展计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如果学生只会在课堂上进行数学算式解决,但是却无法把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就会徒劳无功。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归自已的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算式的计算,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感受计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100以内加法”时,可以把相关的计算问题融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小明和妈妈一起到超市用100元准备购物,他们买了一个练习本5元,十斤白菜15元,还买了个羽毛球拍20元,请问100元是否能购买这些东西?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让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学生计算评价,鼓励学生积极计算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会进行计算,还需要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于计算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这样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激发学生进行数学计算题练习的思维。例如:在班级当中有些学生的口算能力很强,但一到笔试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分析学生产生笔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比赛能力的强化训练,而有的学生在每次进行除法算式的时候都会出错,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熟练的背诵乘法口诀,乘法和除法的转换能力还没有灵活掌握,那么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不断地反复强化训练。只有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学习能力。反之。单纯地依靠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容易打消学生进行计算的信心。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基础如果不牢靠,又怎么去谈建设高楼大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时,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创新能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如口算活动、自主出题活动、小组竞赛活动等。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为小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将内容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现计算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栢麟.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57.
[2]张江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J].华夏教师,2012(12):108-109.
[3]李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