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由于洗钱活动需要依赖金融系统所提供的资金转移或者保管服务,因此金融机构处于反洗钱工作的最核心地带,是最为重要的反洗钱义务的主体,承担着风险防控和风险线索收集的责任。近年来,洗钱现象愈发频繁,所以金融监管责任越来越大,从而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扩大,科技的进步,导致金融交易量与其剧增,平均每天都会增加洗钱的现象,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大数据处理信息量增加,完善数据信息系统。
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应当利用大数据信息提升反洗钱工作质量和效率。近年来,大数据分析、人工鱼群理论、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为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带来了巨大推动力, 这些新兴技术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强大的数据采集、 存储、分析能力,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从而有效地净化金融市场。
二、金融机构常见的洗钱现象
洗钱已经从一种资金转移手段发展成了一种独立的犯罪行为,本篇主要详述针对金融机构的洗钱方式。金融机构因其行业特性是洗钱活动的高发领域,也是反洗钱工作的前沿阵地。洗钱分子利用金融机构以金融交易作掩护,掩盖和改变非法收益的资金形态或者转移资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情况下,对金融机构和国家安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其中,比较常见的洗钱现象有:
(a) 伪造商业票据:
洗钱者首先将犯罪收益存入A国银行,并用其购买信用证,该信用证用于某项虚构的从B国到A国的商品进口交易,然后用伪造的提货单在B国的银行兑现。有时犯罪者也利用一些真实的商业交易来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但在数量和价格上做文章。
(b) 通过证券业和保险业洗钱:
一些洗钱者利用国际证券市场进行洗钱。在保险市场,一些洗钱者常常购买高额保险,然后再以折扣的方式低价赎回,中间的差价则是通过保险公司“净化”的钱。
(c) 用支票开立账户进行洗钱:
在很多国家对洗钱活动进行的调查中都显示,洗钱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票据交易所开出的票据,这种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在了世界范围内的洗钱活动中。
三、我国金融机构在反洗钱核心工作中面临的技术难点
当前,洗钱犯罪分子利用网络交易洗钱成为常态。网络洗钱不用透露真实信息、全球化程度高、隐匿性强、成本低廉、不间断交易、受众广,相关机构在反洗钱的有效性与效率上面临以下技术难点:
1、身份信息难核验
不同于客户本人亲自到从业机构窗口办理业务,网络交易场景下,从业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风险较大。洗钱团伙从非法渠道购买黑产盗取的身份信息,通过伪造、包装等方式,隐藏自己真实身份后进行网络交易。黑产交易流程大致可分为:
上游:一般是职业黑客,他们会主动寻找“含金量”较高的网站,通过挖掘漏洞、编写木马等方式实施入侵,盗取数据。再通过「拖库」、「撞库」等技术挖掘和清洗数据,形成可直接变现的社工库,再转卖给黑产中游;
中游:信息中介商,这些团伙通过购买上游流转过来的数据,进行必要整合和打包,再转卖给下游从事欺诈犯罪活动;
下游:支撑黑色产业链各种周边的组织,如洗钱、盗卡盗刷、套现等团伙。
2、交易隐蔽难识别
随着支付手段的更新、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传统的货币洗钱形式已经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出现了很多新的洗钱犯罪手法,如利用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等进行交易,例如比特币在暗网非法信息贩卖的使用,这类操作方式的隐蔽性越来越强,跨境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也加大了反洗钱监管部门的追踪及查处难度。
此外,部分机构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运用传统规则的经验式反欺诈模型已无法应对日益演进的欺诈模式和欺诈技术,数据库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四、基于金融科技的反洗钱技术问题有关对策
有关对策应该结合大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人工鱼群理论、实时计算等技术,实现客户KYC和CDD的全流程管理、专家规则+机器学习模型+知识图谱多管齐下,可有效识别大额和可疑案件,代替传统基于规则和人工审核的反洗钱模式,提升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降低主体机构反洗钱管理合规成本。
1、数据为先,搭建反洗钱体系知识库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涵盖客户身份、行为信息、风险状况、交易环境和关联关系的反洗钱体系知识库,夯实反洗钱监测分析的数据要素基础,反洗钱知识库内容包括个人和企业的实体、基础关系和挖掘关系、特征标签、案件库、反洗钱黑灰名单、规则和策略,为反洗钱监测和场景应用提供知识支持。
2、客户KYC和CDD全流程管控
结合行业实践和监管要求,融合内外部多维度数据要素,刻画多维客户身份信息、交易和资金链路、风险特征标签、关联关系图谱,从个体和关系的视角对客户进行全面洞察;综合考虑客户身份、行业、地域、行为等风险因子,建立客户反洗钱准入及动态评级模型,实现客户的分类管理及精细化运营,帮助主体机构建立差异化的监测和防控机制。
3、创新升级现有反洗钱技术架构
智能反洗钱监测分析体系集成大数据平台、特征计算平台(实时及离线)、洗钱标签体系、分布式图数据库,突破存储和算力瓶颈,弥补传统反洗钱监测体系的核心短板,为主体机构和监管部门反洗钱实施提供创新工具和平台。提升反洗钱数据和功能输出能力,将相关业务系统纳入反洗钱的监测范围,拓展反洗钱监测外延,为全客户、全交易、全场景的反洗钱监测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孙娟 . 以科技手段提升反洗钱执法检查的科学化水平[J].河北金融,2018(11):21-23
[2]李凌“.风险为本”背景下反洗钱现场检查模式转变的思考[J].福建金融,2021(04):26-29.
[3]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金融科技研究组 .基于人工智能的监管科技应用探索[J].当代金融研究,2020(06):57-63.
[4]李红英 .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助力反洗钱监管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金融,2020(30):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