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企业内控管理对策分析
张艳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艳雯,. 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企业内控管理对策分析[J]. 财会研究杂志,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611.
摘要: 新发展阶段,企业在内外部压力下,面临着诸多的发展困境,亟需转型升级,加强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控,可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财务风险防范与企业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企业内控现状,并具体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 财务风险;企业内控;风险防范
DOI:10.12721/ccn.2022.157611
基金资助:

引言: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能够弱化财务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保证企业平稳、健康运转。因此,相关企业要重视企业内控管理,将管理重点放在财务风险防范上,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向经济新常态方向发展。
1 分析财务风险防范与企业内控管理之间的关系
企业经营发展中会受到来自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出现资金问题、成本增加、财务风险等一些列问题。发生财务风险,将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状态。普遍研究发现,财务风险与企业经济活动、各项业务的开展均有相关性,关乎到企业经济利润,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强化内控管理,可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健全完善的内控体系,能够促使企业战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实现企业预期的发展目标。研究认为,财务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紧密相关。要想高效有序开展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必须基于财务风险防范视角出发,进而规范企业运营管理,提高组织内部管理水平。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内控管理的目标契合度较高,均对企业长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1]。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大环境崭露头角,必须加大财务风险和内控管理力度,将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摆在等同重要位置上,明确财务风险防范目标,强化内控管理,促使企业决策者精准施策,经营好企业。
企业内控管理最终目标就是预见性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降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财务风险防范本身就是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一部分,可根据财务风险防范成效,评估企业内控管理效果。为此,在财务风险防范视角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可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重视风险防控。
2 分析企业管控现状
2.1 弱化了财务风险防范重要性
企业管理者集中精力在企业经济活动开展、业务合作等方面,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财务风险防范重要性。基于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根深蒂固,企业管理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变经营理念,未能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加之企业内部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当风险发生时,应对能力不足;难以切实解决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影响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资金管理效果不理想
研究企业内控管理现状发现,企业未能落实宏观的风险防范措施,最终产生的防控效果不理想,尤其在资金管理方面,未能建立财务风险防控机制,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几率,影响内控管理效果。
2.3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企业优化管理的关键手段,但大部分企业均忽视了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忽略了事前审计,主要集中在事后监督上,制约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降低了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内控管理质量。同时,企业内控管理机制不合理,财务人员在成本核算、资金整合环节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弱化了管理机制的作用,加剧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2.4 监督体系不完善
企业现有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开展需求。部分企业虽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但执行效果欠佳,设立的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制约了机构作用的发挥,影响财务监督管理效果,增加了企业内控管理难度。
3 基于财务风险防范视角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有效对策
3.1 健全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企业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视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而精准防范财务活动开展期间出现的风险问题。实践发现,企业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可提高财务成本核算水平,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可最大程度上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在预算管理层面,企业创新了预算编制方法,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搭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并在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落实和执行期间,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分工,将具体的责任意识落实到实处,加强对财务资金支出、调拨和使用情况管理,有效防范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预算方案的执行效果。同时,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贯穿在财务风险防范全过程中,引起企业各个部门的重视,强化企业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进而提高预算管理成效[2]。企业规定相关部门要定期汇报总结本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财务部门将汇报情况进行汇总,并将部门支出作为考核关键性指标,对超支部门进行处罚,对控制得当部门进行奖励,提高部门相关人员积极性,切实调动企业人员参与预算管理,协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3.2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协同推进内控管理
企业重视组织内部环境的优化,调整了内部架构体系,合理分配内控管理人员岗位,促使人员切实履职尽责。由内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内控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基于财务风险防范视角分析制度、流程具体执行的可行性。为保证内控管理制度规范、有效,内控管理部门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对称,避免出现信息偏差,并协同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了信息传输时效,发挥了部门间的联动效应,共同为企业内控管理贡献力量。
3.3 制定内部审计制度
为强化企业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了审计制度,强化资金管理,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企业资金安全性,强化财务资金管理,减少风险的发生,及时发现资金安全隐患。为此,在岗位安排和设置上,设立了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岗位,并制定了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财务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避免问题发生时,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规避徇私舞弊问题的发生,将企业经济损失控制到最小,针对严重违反内控审计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3.4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
在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企业搭建了内控监督体系,旨在监督内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制度不合理之处,并明确指出内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强化财务监督,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方式,了解企业资金去向,掌握企业当前盈利情况,有无负债等,严格防范超支问题的发生,全程跟踪管控,切实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效果,保证内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5 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企业建立了绩效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针对财务人员和内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旨在强化相关人员对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将人员的薪资与绩效挂钩,奖罚分明,针对阶段性任务完成度较高的人员进行表彰和鼓励,对工作成果较差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增加企业相关人员的认识。同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重视本职工作开展的有效性,积极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内控管理制度开展相应的工作,切实解决财务风险问题,排除风险隐患,保障企业稳定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养,进而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防范财务风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圣贵.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内控管理[J].财富生活,2021(16):89-90.
[2]陈曦.基于财务风险防范视角的企业内控管理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5):155-156.

张艳雯;女;1986年2月26日;湖北省武汉市;汉;硕士;助教;资本市场、风险研究、企业管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