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教学研究

刘文娟

高邮市卸甲镇卸甲初级中学

摘要: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学科的界限正逐渐被跨越与融合的趋势所打破,为教育的广阔天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塑造青少年价值观、法治观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跨学科渗透教学因此应运而生,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新路径。本文旨在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其跨学科渗透教学策略,对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四条跨学科渗透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策略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传统教育模式下,道德与法治往往被视为孤立的知识体系,忽略了其与社会、历史、文学乃至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内在联系,然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单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跨学科渗透教学,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需求,通过构建开放、互动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织中学习、思考,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拓宽视野的目的。本研究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出发,深入挖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等)的契合点,设计并实施一系列跨学科教学活动,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课堂上,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当前的教学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机会和平台,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也无法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行为。

(三)学科间孤立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往往被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孤立的教学模式限制了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无法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魅力和价值,也无法形成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精髓把握不够精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形式主义严重,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同时,也缺乏跨学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难以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教学策略

(一)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

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是实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涉及多学科知识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以“美好集体有我在”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关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跨学科教学情境,通过展示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语文、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知识来策划和组织一场文化艺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撰写宣传稿件、设计节目主持词等(语文),还需要进行预算和资金管理(数学)、选择合适的场地并考虑地理因素对活动的影响(地理)等,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集体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为集体作出贡献以及如何维护集体的和谐与稳定。此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道德与法治与信息技术、数学等学科相融合,通过信息技术课上学到的网络搜索技巧,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近年来关于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典型案例,如网络购物欺诈、虚假广告等,随后,在数学课上学习的统计分析知识被引入,让学生分组对这些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并尝试用图表形式展示各类侵权行为的频发程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何在遇到侵权行为时有效维权,以及作为消费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从而实现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深化,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其他学科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

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是实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的载体,通过围绕特定主题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主题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公民。

以“诚信”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诚信故事和人物形象,感受诚信的力量和价值,同时,在历史课上探讨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诚信事迹和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在数学课上设计关于“诚信经营”的数学问题或案例研究,让学生理解诚信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通过组织一场以“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跨学科主题活动,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将道法与语文、历史、社会等学科紧密结合的活动,语文课上,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经典文章和诗歌,如《礼记·礼运》中的“大同社会”理念,提升了文学素养,还深刻理解了和谐社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和谐社会构建的案例,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分析其成功因素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随后,在社会课上,学生分组调研社区内的和谐共建实例,如邻里互助、环境保护项目等,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在道法课上,学生结合前几个学科的学习成果,讨论个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与行动,制定班级“和谐公约”,既强化了道德与法治教育,又促进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形成。

(三)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

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是实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的重要保障,通过挖掘和利用不同学科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并将其有机整合起来,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还能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以“生命伦理”教学为例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在生物课上引导学生讨论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所涉及的伦理问题,在地理课上探讨环境保护、资源分配等议题与生命伦理的关系,历史课上回顾历史上关于生命伦理的争议和决策过程等,通过整合这些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生命伦理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通过组织跨学科讨论会、撰写跨学科研究报告等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以“法律与正义”为主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整合历史、语文和政治等学科资源,打造一堂生动丰富的道法课。在历史资源方面,选取历史上著名的法律案例,如“商鞅变法”中的法制改革,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当时社会正义的影响,理解法律与社会变迁的紧密关系。语文资源上,引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正义形象与故事,如《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通过讨论这些人物的行为动机与后果,让学生思考正义的多维度表现。同时,结合政治学科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知识,探讨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以维护社会正义,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资源整合,加深了学生对“法律与正义”主题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道法课堂更加鲜活、有深度。

(四)加强师生跨学科互动

加强师生跨学科互动是实现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的关键,通过师生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跨学科互动还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也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以“法治观念”为例加强师生跨学科互动,在法律课上通过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邀请历史老师或社会老师来课堂上分享历史上或现实社会中与法治相关的故事和案例,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探讨这些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等,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和价值取向;还能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空间,同时也能增强师生间的信任感和默契度,为后续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跨学科互动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减少校园垃圾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随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在科学课上学到的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物质循环等原理,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课上学习的统计知识,对校园垃圾的产生量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出潜在的回收利用率,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还促进了他们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有效提升了道法课堂的教学效果。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渗透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以及加强师生跨学科互动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些跨学科渗透教学策略的应用和推广工作;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强烈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石成,陈潞.课程内容结构化:呈现、意蕴及教学启示——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3(04):67-71.

[2]梁霞.“乡村振兴”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迤那二中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3(20):18-20.

[3]张翻雄,张金燕.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21):111-113.

[4]沈毅.跨学科融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和体育课程融合为例[J].体育视野,2023(1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