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和关注,同时注重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育和引领,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家庭教育作为个体发展的第一所学校,在推进个体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前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大学生心理调节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家庭角色的重要作用,并且要针对于原生家庭所影响的学生出现的抑郁情况进行转变和革新,使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学习阶段获得更加优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生的高质量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
一、原生家庭的基本分析
原生家庭是每一个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观察世界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学生能够形成初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引领关键地带。在原生家庭中会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对待世界融合于社会之中,如何为人处世,同时也给了学生爱与关怀。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个体发育成长的重要环节和第一环境,父母的思想理念对于学生的引领是具有极为重要作用的,所以也会对于子女的认知产生极大影响。目前各教育学家已经明确指出,原生家庭对子女成长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引领性的、是关键性的,原生家庭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命运的出场参数,只有原生家庭良好氛围萦绕,再加上学校的良好教育,社会的良好引领,才能塑造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才能使学生的性格,品质,价值观得到培育和引领。由此可见,家庭是对于学生进行教育的启蒙点、关键点。原生家庭中的原生是家庭的一个限定词,原生家庭一词也突出了原生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原生家庭是指在学生个体出生之后被抚养的家庭是他们拥有情感,拥有认知,观看世界,聆听世界的初始环境,原生家庭会通过多种环境氛围的营造,使学生拥有与生俱来的独特个性。当然,学生也会在家长的掌控引领教育之下,对于自己未来的成长发展以及人际交往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二、原生家庭引发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剖析
首先,家庭环境作为个体成长的初始舞台,其氛围的温度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情感安全感。在缺乏关爱、沟通不畅或冲突频发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感受到被忽视、被拒绝,这种长期的心理创伤容易成为抑郁情绪的滋生土壤。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自我认知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挑战,若家庭无法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和理解,便可能加剧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过度保护、控制欲强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等不当教养方式,都会限制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发展,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缺乏应对能力,进而产生挫败感和抑郁情绪。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这样一个强调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环境中,学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社交模式,而父母的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都可能成为其成长的障碍。
再者,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一个充满爱与尊重、鼓励与支持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如果家庭成员间缺乏有效沟通、经常争吵或冷战,这种紧张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和不安,进而诱发抑郁情绪。
综上所述,原生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摇篮,其环境氛围、教养策略及互动模式等多元要素,均可能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抑郁情绪的潜在触发因素。鉴于此,我们亟需从家庭层面切入,致力于改善家庭环境、优化教育手段、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从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同时,学校与社会亦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力度与支持强度,携手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大学生茁壮成长的和谐环境。
三、高职院校对原生家庭引发的大学生抑郁状态可采取的危机干预办法
高职院校在应对由原生家庭问题导致的大学生抑郁情绪时,其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尤为艰巨。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学校亟需实施一系列科学、细致且全面的危机干预策略,以确保每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面保障。
首先,构建全面的心理筛查体系是预防与干预策略的基石。高职院校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并配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以确保对新入学及在校学生进行定期且全面的心理筛查。在此过程中,应特别聚焦于那些家庭背景复杂、情绪波动显著的学生群体,通过深入而细致的观察与评估,力求实现早发现、早干预的目标。同时,学校应积极引入前沿的心理测评软件,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更为精准的分析与预测,从而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这样的努力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更能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与支持。
其次,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路径。高职院校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具体而言,可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学生详尽阐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方法;同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工作坊等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学校还应构建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健康网站等线上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咨询服务,助力他们及时应对心理困扰。
针对已出现抑郁症状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构建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兼备深厚理论和实战经验,根据学生情况定制个性化干预策略。在咨询互动中,心理咨询师需展现出高度的耐心与同理心,细致倾听学生的内心诉求,协助他们清晰辨识并有效应对抑郁情绪的困扰。同时,巧妙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策略等科学手段,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起积极的自我认知体系与行为模式,从而稳步走出抑郁的阴霾,重获心灵的阳光。
此外,构建校园支持网络是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倡导学生建立紧密同伴关系,基于互相关心与支持。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和心理健康社团,促进学生交流与理解,构建温馨支持的学习环境。学校可设心理健康大使、心理委员,作为学生与心理健康中心的桥梁,及时发现并上报问题,确保每位学生得到及时关注与帮助。学校还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通报学生心理健康,邀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共同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最后,构建健全的危机应对机制是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高职院校需精心策划详尽的应急预案,明确界定各部门在危机情境下的职责与使命;此外,还需加大对学生心理危机的监测与预警力度,确保一旦发现学生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或自杀倾向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实现高效应对。危机事件后,学校应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借助专业的心理援助与关怀服务,助力学生快速摆脱心理阴霾;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安抚,携手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其学生成长发展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成长轨迹,更与“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紧密相连。因此,当前亟需深化对高职院校学生发展状况的细致剖析。鉴于部分高职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其中不少根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更应刻不容缓地针对学生的抑郁情绪进行深入分析,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积极探索并落实有效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金玲华.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支持对自尊和抑郁的影响研究 [J]. 科教导刊, 2024, (12): 152-154.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2.048.
[2]刘丹. 高职学生抑郁症的成因分析和干预策略 [J]. 才智, 2023, (31): 105-108.
[3]石猛,郑国利. 高职学生抑郁情绪的现状及干预策略探究 [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 39 (08): 82-84.
2024 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立项项目“原生家庭引发高职院校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项目编号:pdjh2024b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