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遗文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财富和物质财富,加强对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活力。就现状而言却不容乐观,一些非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非遗文化传播也有局限性,对非遗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也不到位,使得非遗文化难以发挥其文化传播以及经济高附加值的价值。新时期需要重视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时要建章立制,加强宣传,对非遗文化的开发则要拓展媒体传播渠道,开发多元化、数字化非遗文创产品等,探索全新的非遗文化宣传手段、方法和策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Elements),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应,它包括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医药等各种类型,承载着特定社群的价值观、知识体系、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不断凝练的精神力量以及一些具现化的物质表现,承载着地域、社会、种族、生态的价值体现与延续[1]。
二、非遗文化传承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
(一)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文化价值
乡村非遗文化承载着社群的历史、传统和认同感,表现千百年来地方人民的生活方式或精神娱乐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加强对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备非常强的文化价值,能够增进乡村民众的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民众的精神文明,提升乡村宜居水平,让乡村民众更加幸福,也留住优秀人才,这些都是振兴乡村的必然基础。从更大层面来说,乡村非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就是在保留历史文化精髓,促进民族团结,追古溯今,能够更好地在新时代去书写中国故事,去去实现中国梦[2]。
(二)非遗文化传承带来经济价值
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能够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利用“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休闲”等多种方式,宣传乡村,吸引消费者。新时期非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上的“潮牌”,备受人们喜爱,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基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三、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代表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继承与发展相关工作,对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各地在持续推进乡村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工作,通过系统性保护、多元化开发,有效地保护了非遗文化,可以说在非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
但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也存在一定问题,距离理想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仍需要相关部门落实工作,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部分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到位。一些情况下,部分乡村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落实不到位,其原因往往在于当地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地方章程等还不够完善,同时缺乏有力宣传,乡村人民对于非遗文化保护与继承的参与度不够,这导致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不到位,部分非遗传承后继乏人。第二,乡村非遗文化宣传存在局限性。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非遗文化宣传是一个重点,但部分部门不能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传播路径对于非遗文化宣传的重要性,非遗文化宣传仍以线下途径为主要形式,线上非遗文化宣传路径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第三,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存在不足。非遗文化创新发展不足,主要体现在非遗文创产品仍以老作品为主,缺少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兴趣,数字技术与非遗文化的融合也不到位,先进数字技术应用不到位[3]。
四、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是非遗文化传承的核心,也是非遗文化创新的基础。第一,村集体及相关单位应重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建立规章制度,将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纳入到村集体及相关单位的重要工作体系之中,建立责任考核体系,以标准化制度来实现乡村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并发挥村集体资金或财政行资金的主体和撬动作用,加大资金投入以提升非遗文化保护力度,但也要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做好整体规划,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二,村集体或相关单位要对乡村非遗文化进行摸排走访,建立乡村非遗文化目录,对非遗文化的类型、价值、特点等基础资料充分收集,加强对非遗文化资源的登记与整理工作,经过评审、公示等程序,对乡村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分级核定,分类实施保护与开发工作。第三,可鼓励和引导非遗文化继承人发展产业、创新产品等,给予培训、资金等支持等,让乡村非遗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第四,村集体或相关单位要加强对乡村民众的宣传,让乡村民众成为乡村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当事人、责任人,调动村民的力量,共同保护和开发乡村非遗文化资源[4]。
例如对古蜀道的保护,广元市剑阁县、广元市昭化区、巴中市南江县、南充市阆中市与绵阳市梓潼县等市县建立了联动协同保护机制,如梓潼县出台了《梓潼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广元市出台了《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等,统筹推进古蜀道的保护工作,对古蜀道重点路段、重要遗址等组织开展考古调查和勘探发掘。古蜀道凝结了先人的智慧,体现了先人的审美、理念、认识等精神因素,是古代秦蜀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致力于传承古蜀道的文化历史底蕴,意义重大[5]。
(二)完善新媒体非遗文化宣传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成为信息传播、文化宣传的重要载体和通道。村集体及相关单位应当正确认识到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以及新媒体渠道的重要性,积极寻求能够宣传新媒体路径与乡村非遗文化宣传相结合的新途径、新手段、新方法和新策略,通过门户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独立APP、新闻客户端等途径,创建创设新媒体账号,上传优质内容,宣传本地非遗文化内涵、展示本地非遗文化活动场景、售卖非遗文创产品等,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
利用新媒体途径进行非遗文化宣传时,应当注意新媒体“短、轻、快、趣”的特点,注意将非遗文化的趣味之处展示给用户,采用一些趣味的,甚至搞怪的创编方式,制作的“无厘头”非遗文化宣传视频往往更受观众喜爱。此外,不仅要向用户展示非遗文化,也要注重展示非遗文化的文化特征、发掘过程、文化特征、价值特征、关联故事等丰富的拓展性内容,让用户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增强乡村非遗文化的宣传效果[6]。
例如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台为宣传地方非遗文化,先后开设了《西·游记》《双·辣味》《版·您忙》《纳·茶香》抖音账号,账号内容各有特色,分别以旅游、美食、农忙、茶香为主题,在《纳·茶香》账号相关内容中,向人们介绍了普洱茶的发源地以及悠久历史,全方位展示了西双版纳茶山的壮丽景色、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精湛的制茶工艺以及丰富多彩的茶乡生活等,配合宣传茶产业以及茶人、茶山、茶器、茶文化活动等,让非遗文化鲜活地展示在人们眼前,提升西双版纳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吸引游客以及消费者。
(三)开发多元化非遗文创产品
村集体或相关部门应当结合乡村的非遗文化类别、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多元化的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出能够吸引人的非遗文创产品,提升吸引力,提升乡村以及非遗文化的知名度与魅力,增强乡村非遗文化宣传的有效性、全面性。非遗文化产品按类别划分,可分为物质文创产品和非物质文创产品。
就物质文创产品而言,乡村可结合非遗文化资源特点,开发物质文创产品,将非遗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手作、明信片、挂饰等之中,让非遗文化具有可视化的渠道,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并能让物质文创产品作为桥梁,作为连接乡村非遗文化与群众、传达文化情感的有效载体,因此发展形成相关产业链,获得经济效益。例如八大山人纪念馆,根据馆藏八大山人特色文化的内涵,将其融入到各种手工作品与饰品中,设计出独特的纪念馆文创产品,有效推动了八大山人文化广泛传承,也因此获得直观的经济收益。再例如,益阳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湖南省省级的非遗文化项目之一,陶瓷烧制技艺精湛,但在工业化时代中,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却日渐衰弱,近年来,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的继承人也在不断创新,尝试将羊舞岭窑陶瓷烧制技艺与茶具、食盒、灯具、饰品、包装、家装、手机壳、团扇等相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文创产品[7]。
就非物质文创产品而言,主要为影视剧、戏剧、歌舞剧、音乐等,乡村可结合非遗文化的类别与特征,以打造精品文化品牌为目标,以讲非遗文化故事、促非遗文化体验、建立线上线下双产业等为核心,开发相应的影视剧、喜剧、歌舞剧、音乐等。例如敦煌的莫高窟舞台剧如《千手千眼》、民族舞剧如《丝路花雨》、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等,如西安的《长恨歌》,重庆的《重庆1949》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参考资料。
(四)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文化传承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非常倡导利用数字技术来赋能非遗文物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持续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对于非遗文化来说,利用3D技术、激光扫描等,可以对非遗文化进行扫描以及三维还原,利用大数据模型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抢救与处理。此外,利用VR、MR技术、裸眼3D展示等技术,可供乡村相关部门开发出更加鲜活的非遗文化体验空间,让非遗文化“活”过来,让观众去身临其境地去欣赏乡村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沉浸式的体验感[8]。
例如“寻境敦煌”就是VR技术的应用,利用VR渲染技术,高精度立体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游客只需要带上VR设备,进入频道,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游览莫高窟、观看壁画故事,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再例如近日由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品、联通在线制作的首部原创元宇宙展示3D球幕影片《考古遗址中的文明——陶寺》在中国考古博物馆上线,中国考古博物馆的球幕影院体验活动也正式启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透过3D球幕影片,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陶寺的历史故事、历史画面等,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能够带来相应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完善新媒体非遗文化宣传途径、开发多元化非遗文创产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等,多措并举,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保护、继承并利用起来,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彦.乡村振兴视阈下非遗文化传承路径研究——以福清地区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04):61-66.
[2]陈连锦.文旅融合背景下泉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4(04):110-114.
[3]郑委平.融入生活连接未来——从常山非遗看一座城的文化自信[J].文化月刊,2024,(07):47-49.
[4]武夫强,谭霭岚.非遗在现代博物馆中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潍坊市博物馆实践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3):166-169.
[5]徐东宁.艺术与科技交融:新展示中“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研究[J].天南,2023,(06):57-60.
[6]蒙曦.数字化赋能民族舞蹈传承的价值、困境与路径——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视角的考察[J].贵州民族研究,2024,45(04):129-135.
[7]张长.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非遗文化传承路径探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4,41(04):107-112.
[8]王志明.地方文化艺术节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东莞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3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