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双减视域简析小学数学课堂减负提质教学方法

黄素芹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福建省三明市 365400

摘要: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领域面临着减负与提质的双重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减负与提质。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明确了减负提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综述和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探讨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作业负担过重、课堂互动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策略,包括优化作业设计、强化课堂互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以期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减负提质;教学方法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减”政策的提出标志着对教育质量与学生负担的双重关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对于实现减负提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的视域,旨在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的双重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业负担现状

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面临的学业负担问题不容忽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常被大量的课后作业所困扰,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课余时间,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过度的学业压力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感,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分析学生学业负担的现状,对于探索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与课堂互动现状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课堂互动的不足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课堂互动的缺失也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限制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增强课堂互动,成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减负提质教学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途径。然而,作业量过多和形式单一往往导致学生感到压力重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优化作业设计显得尤为迫切。这一策略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的作业。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挑战和提升。探究性作业的引入,如数学项目或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实践性作业,如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应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和记忆任务,增加如数学游戏、数学故事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教师应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调整作业内容和难度,确保作业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不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通过这些措施,优化作业设计将有助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提质目标。

(二)强化课堂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互动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强化课堂互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互动式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模拟实验和情境模拟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的乐趣。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寻求答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协作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确保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和深入性。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互动的效果,教师可以运用教育技术工具,如互动白板、投票系统和在线反馈平台等,来收集学生的实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些技术工具的使用,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还能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教师应重视对课堂互动的持续反思和改进。通过课后的讨论和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哪些互动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进,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在实现“双减”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可小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学习资源。智能教育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的运用,基于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评估,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例如,智能诊断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结果,快速识别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设计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帮助学生及时巩固和提高。信息技术还能够支持协作学习,通过在线讨论板、共享文档等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教师需关注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避免技术应用的表面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掌握新兴教育技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例如,通过编程工具教授数学概念,或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几何图形的直观展示,都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还能够为教学评价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在线测试和即时反馈系统,教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布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三、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教学实践案例介绍

本节选取的案例是五年级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乘法》的课堂教学实践。该课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在这一教学实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创新教学方法,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展示了在"双减"政策下,如何通过教学创新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减负提质。

(二)案例中的减负提质策略分析

在《小学数学乘法》的教学案例中,教师实施了以下减负提质策略:作业设计的优化:教师设计了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的作业,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从而减少无效重复的作业负担。课堂互动的强化: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深化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对策略实施的启示

通过对《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启示:作业设计应注重个性化和针对性,避免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创造多样化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但应注意避免技术依赖,确保技术应用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创新能力是实现减负提质的重要保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和创新意识。

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分析,我们认为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减负提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参与到这一改革实践中,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建武.“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策略探讨[J].教师博览,2024,(12):68-70.

[2]郑利军.“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提质的实践路径[J].天津教育,2024,(12):92-94.

[3]朱从辉.坚持“双减”,减负提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数学层次性作业设计[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二).南平市流芳小学;,2024:3.

[4]廖爱云.浅谈基于“双减”背景下的高品质课堂建设——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C]//广东教育学会.广东教育学会2023年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东莞市长安东安小学;,2023:6.

[5]杨天太.“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