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重任。情境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法,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情境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1.1 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体验、感知、思考等方式,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多媒体辅助、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实现。
1.2 情境教学的特点
生活性:情境教学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学习的真实感和趣味性。
形象性:通过直观、生动的情境展示,帮助学生形成具体、清晰的表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参与性:情境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感性:在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教学策略
2.1 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是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最为广泛且效果显著的教学策略之一。它无需复杂的道具或多媒体辅助,仅凭教师那富有感染力和画面感的语言,便能轻松引领学生跨越时空界限,走进文本所构建的奇妙世界。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秋游》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之初,便可缓缓展开一幅秋日画卷:“同学们,想象一下,我们此刻正漫步在金黄色的田野间,脚下是软绵绵的落叶,耳边是风吹过稻田的沙沙声,还有那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雁鸣,它们正排成人字形,向温暖的南方飞去……”通过这样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们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秋日午后,与文本中的孩子们一同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随着情境的深入,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看,那边的山林里,枫叶如火般绚烂,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夕阳染上了金边。我们捡起一片,轻轻一转,它便像个小风车般旋转起来,带走了夏天的最后一丝热气。”这样的语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让他们在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秋日图景,为后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辅助
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辅助,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直观性和生动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连接文本与现实的桥梁。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精心准备一些爬山虎的实物样本,或者搜集高清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当讲解到爬山虎的独特形态时,教师首先展示实物或高清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爬山虎那细小而坚韧的茎、紧密排列的叶子以及那最引人注目的“脚”——那些紧紧附着在墙面上的细小触须。通过实物展示,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爬山虎生命力的顽强和形态的独特,对文本中的描述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随后,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爬山虎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们看到爬山虎如何从一粒种子开始,慢慢长出细长的茎,再一步步攀附在墙面上,最终形成一片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样的多媒体辅助,不仅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让学生们在动态的画面中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爬山虎的生长习性和生命力,为后续的课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 角色扮演与课本剧表演
角色扮演与课本剧表演,是小学语文课堂中极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它们不仅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中的人物和情节,还能在表演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如何通过甜言蜜语骗取乌鸦口中肉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狐狸的狡诈和乌鸦的虚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析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点,如狐狸的狡猾、乌鸦的虚荣等,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表情来展现这些特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排练,每组选出合适的演员来扮演狐狸和乌鸦。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到狐狸的狡诈和乌鸦的虚荣,还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有趣。这样的表演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对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2.4 创设生活化情境
创设生活化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它旨在将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轻松掌握知识,同时增强其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介绍世界名城》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些遥远而迷人的城市之中。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座世界名城,然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该城市的相关资料,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著名景点、特色美食等。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并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游览”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对世界各地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亲身体验和分享,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情境教学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作用
3.1 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而情境教学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当学生们被情境所吸引,他们的学习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和投入,还会在课后持续发酵,促使他们主动寻找更多相关资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创造力培养的源泉。在情境教学的引领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也随之蓬勃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学生们被引导去细致观察每一个细节,无论是自然风光的微妙变化,还是人物情感的细腻流露,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这样的观察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敏锐度,更为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情境教学还为学生们打开了想象的大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将情境中的元素进行重组和创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这种想象力的激发,不仅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更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插上了翅膀。
3.3 促进思维发散与求异
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境,情境教学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比如,在面对一个历史故事时,教师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探讨各种可能性,想象如果历史条件改变,结果会如何不同。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求新。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发散性思维,还学会了如何以独特的视角审视问题,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求异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4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创作能力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创作能力,情境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们被鼓励用丰富的语言去描述、去交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更精准、更生动地运用语言。同时,情境教学常常伴随着创作实践,无论是编写小故事、还是角色扮演,都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被充分激发,他们的作品也因此充满了个性和创意。情境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拥有出色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的人才。
结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创造力要素。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思考和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章,蔡雪丽.策略含情境 新苗待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C]//诗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证会论文集.2023.
[2]马明贤.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数码设计, 2018, 7(15):2.
[3]邱根柱.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 打造高效阅读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 2023(34):0058-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