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段婷梓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南初级中学 715299

摘要: 阅读与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致力于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减负增效为己任,对语文教学进行优化与创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教师应明确教学中心,推动阅读与写作的深度融合,通过读写结合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双减政策;读写结合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思想、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贯彻“减负增效”的教学原则,细化教学重点,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完善的语言逻辑与思维能力,并在审美体验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为了充分发挥出读写结合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调动学生读写兴趣

想要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对学生读写兴趣的调动。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与写作充满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参与到阅读与写作学习之中,掌握更多读写知识与技能。反之,如果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缺乏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读写结合教学中表现的极为被动,自身的读写能力与素养难以得到发展。因此,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课外文本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一边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更多乐趣,为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合理使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读写学习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读写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见解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营造融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生动的阅读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读写兴趣,提升学生读写学习的积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生动直观的介绍《山海经》这本书,包括其中天马行空的内容,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其中经典的神话故事与珍奇异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大鱼海棠》中的关于“貔貅”的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珍奇异兽的特点,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这样的导入下,学生会对课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①现在我们知道了《山海经》是什么,了解了其大概内容,那么课文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课文描写了“阿长”的几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写?②你认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对“阿长”的情感态度产生了哪些变化?在提出问题过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留出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深入阅读、思考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与内涵,并让学生知晓文章的写法,在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作者对阿长这一人物的描写方法描写自己生活中最亲密的人,尤其要描写出人物的行为、动作以及神态,并让学生在写作结束后互相阅读彼此的作文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经验与思路,从而提升学生读写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经典作品,并让学生在阅读结束后完成随笔练习,将读写结合贯彻于学生每一次阅读活动之中,以此来深化学生的阅读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从而实现增质提效的目标。

2、开展实践学习活动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深化学生的阅读写作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对阅读与写作产生更深入的思考与认知,积累更丰富的读写经验,并能够及时的将其应用到读写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学习活动,比如将辩论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融入到读写结合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体验,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读写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感悟与思考,并在后续的写作练习中充分表达,从而提升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几组问题,如:①有人认为苏州园林非常美丽,但也有人认为苏州园林不够出众,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苏州园林是怎样的;②苏州园林有哪些地位?有哪些特点?③你认为苏州园林还有哪些独特之美?在提出问题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分享彼此对这些问题的见解,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读写结合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使之对苏州园林建立起更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辩论活动,辩论的主题可以设置为“既然《苏州园林》主要是写景,为什么作者不将其写成记叙文,而要写成一篇说明文呢?”让学生围绕这一辩题展开讨论,进一步分析感受文章的写法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结构。这种实践学习的方式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能深化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知识的理解,使之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方法。在辩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以说明文的形式描述一处自己见识过或最欣赏的美景,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与特点。如此一来,既能够使语文课堂充实活跃,又能降低学生读写学习的难度,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前提下优化了学生读写学习的效果,保障了读写结合教学的质量。

3、融入读写案例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内涵,教师需思考如何借助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根据案例资料深入、系统的思考与该案例相关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在厘清文章重难点及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感悟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了解更多的文本背景、相似文本、文本资料等内容,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进而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课文的相关资料,并将其整理成阅读文本,作为学生的拓展阅读资源,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哪些事物。比如教师可以引入《鸟的天堂》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拓展阅读,思考大榕树与鸟儿的关系,从中体会大自然的魅力与特点,感受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又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要求学生思考鲁滨逊漂流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并联想假如是自己遇到了这些事,自己会作何反应、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最终再回到思考自然与人类关系这一问题上。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使之收获更多写作灵感。在阅读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以“你身边有哪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学生能够及时运用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与技巧,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思考,写出来的作文将会更加言之有物、结构合理、生动优美,保障了学生读写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探索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举措,重视读写结合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合理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来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盛玉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 ,2023(02)

[2]顾红丽.初中语文活力课堂的构建策略,语文世界(教师之窗)[J].2022(11)

[3]单永杰.大概念思想指导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整合性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