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融入研究

殷倩

咸阳市秦都区彩虹初级中学 712000

摘要: 近年来,将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元素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有效挖掘数学课程中潜藏的思政元素,并研究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方式。首先,通过对中学数学教材和数学历史的分析,找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和历史人物,梳理出数学思政教育资源。其次,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数学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策略与路径,包括提取数学中的思政素材、构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思考、以及开展跨学科整合等。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数学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对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最后,针对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加强师资培训、完善评价体系等。本研究对于深化数学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关键词:初中数学;思政教育;课程融合;教学改革
关键词: 初中数学;思政教育;课程融合;教学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这篇论文讲的是怎么在初中数学课上加进些思想政治的教育,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和学习。文章首先查看了数学书和历史上的例子,找到了一些跟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数学内容和数学家的故事。然后,文章探究了几种方法,比如找出和思政相关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场景中思考问题,还有把数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教。通过在真实课堂上观察,研究者发现这样做让学生更喜欢数学,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而且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爱国心都得到了增强。最后,论文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帮助老师们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让数学教育变得更好,让教育工作者知道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1、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1.1 分析中学数学教材与数学历史

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深入分析中学数学教材与数学历史,可以发掘潜藏于数学知识中的思政资源[1]。在分析中学数学教材时,关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和历史背景,能够有效识别出其中潜藏的思政元素[2]。例如,教材中关于伟大数学家的介绍,如阿基米德、高斯和华罗庚等,不仅可以展示这些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还可以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传达爱国主义精神、科学态度与奉献精神。

解析数学史中的事件和人物时,可以发现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内容。比如,华罗庚在抗战时期通过数学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可以作为激励学生爱国情感的一部分教学材料。另外,陈景润为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而不懈努力的事迹,能够体现追求卓越与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这些具体实例,将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不仅可以丰富数学课程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分析数学教材时,还需关注教材的编排方式和知识点分布。例如,一些数学定理和公式的发现过程,可以通过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传达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如勾股定理的历史渊源和中西方数学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该定理的不同论证方法,能够让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了解到数学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分析数学历史时,不可忽视古代数学对现代数学的影响。讲解《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些古代数学经典著作所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对中学数学教材与数学历史的深入分析,可以系统而全面地挖掘出潜藏的思政元素。这些元素不仅能够丰富数学教学的内涵,还能够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中融入价值观引导,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中学数学教材与数学历史中的丰富资源为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实现教学改革和价值引导的有机结合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识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历史人物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识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历史人物是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的重要步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数学知识和历史人物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数学中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公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息息相关;数学家们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精神,则能直观地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敬业”的重要性。

在具体数学知识点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部分包括数学定理的严谨证明过程和探索精神。例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展示了数学逻辑的严密性,通过数学推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正思维和严谨作风。梁启超的数学教育观念充满了爱国情怀,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及其贡献,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科的兴趣。

数学教学中可以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的贡献,如郭守敬、刘徽等。他们不仅在数学发展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和“敬业”。郭守敬的天文历法研究和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的贡献,不仅展示了勤奋钻研的精神,还体现了数学的实践意义,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3]。

通过这些数学知识和历史人物的融入,不仅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还能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和个人素质。这种从学科知识中提炼思政元素的方法,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1.3 梳理数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

在数学课程中,梳理思政教育资源的关键在于将数学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形成多维度的教育资源库。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政素材。中学数学教材中的计算题、几何问题、统计数据等,可以通过设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境题进行改编。例如,在统计章节中,通过分析现实社会数据(如贫困人口、环保数据等),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事迹也是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历史上为数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的坚持不懈、合作精神等品质,融入教学内容,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发扬科学精神。在教授这些知识时,可以讲述数学家如阿基米德、笛卡尔等人的生平故事,强调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精神。

利用数学建模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跨学科的数学建模项目,鼓励学生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亲身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情认知。

通过以上思政资源的有效梳理和整合,能够将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

2、数学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策略

2.1 提取数学中的思政素材与构建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首要任务是深入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和历史人物以及事迹,将其设计成为教学素材[5]。数学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与思政教育中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相契合,通过发现和提取数学中蕴藏的思政素材,可以更好地将数理逻辑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

例如,在教授函数概念时,可以引用有关数学家欧拉的故事。欧拉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其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通过介绍欧拉的生平与其数学贡献,不仅让学生理解函数的重要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这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构建情境时,场景化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以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为案例,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让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的发展历程,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这种错综复杂而又充满趣味的情境构建,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自然地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数学中的数据分析也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学生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可以选取国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环境保护中的数据,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方式不仅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也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锐度和洞察力。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化设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如中国余数定理、与其他国家数学家交流合作的历史事件等,将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融入数学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美的也激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总的来说,提取数学中的思政素材与构建情境是实现数学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素材和情景,不仅可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这对于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2.2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思考

在数学思政元素的教学融入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思考是关键环节之一。为了达成这一目的,需从多方面入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应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引导性问题的设置。通过设置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间关系的好奇心。例如,在讲授统计学内容时,可以设计一些基于社会调查的数据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数据背后的社会现象和政策导向。这种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促使他们思考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和研究课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例如,在几何教学中,通过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几何美学,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几何知识的理解,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匠人精神的传承。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另外,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思考的重要方式。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与观点碰撞,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讨论某个数学问题的不同解题路径时,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包容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增强合作与分享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和角色,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探究数学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教师应通过多种评价手段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评价手段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测验和考试,还包括课后的反思日志、项目报告和课堂表现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不仅能够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激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思考是数学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引导性问题设置、探究式学习、课堂讨论与小组活动、多元化评价手段等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2.3 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整合

跨学科教学整合是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多维度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思政教育。通过选取与数学知识点有密切关联的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出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跨学科教学情境。例如,可以在讲解几何学中著名定理时,引用相应历史背景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发展的文化与社会意义。通过组织跨学科项目或专题探讨活动,学生能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全面素养。

结束语

本研究关注于如何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研究数学教科书和历史,我们找到了很多可以用来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学知识点和历史人物。我们通过设计特定的教学方法,比如创造相关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反思,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研究显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数学更感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集体精神。尽管我们也遇到一些挑战,比如教师培训不够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但我们建议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进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提供了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课程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06):75-78.

[2]刘豪.浅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J].科学咨询,2021,(40):62-63.

[3]朱昌宝.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0):I0009-I0009.

[4]肖卫红.挖掘数学课程的思政元素[J].湖南教育:中旬(B),2022,(09):63-63.

[5]王兴乐李金鹏.初中数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实践研究[J].数学之友,2023,37(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