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李慧羚

合浦县海门外语实验学校 536100

摘要: 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初衷,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及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教师应主动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夯实思政育人基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品质课堂,顺势融入时政热点,凸显思政育人优势,科学设置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体现思政教育价值,逐步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完善构建评价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同时初步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 课程思政;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德育融合
DOI: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在全面推进大中小思政课堂一体化建设的今天,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德育元素在课堂中的出现频率较高,教师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深度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学科教学的新要求以及新变化,站在学生的视角灵活融入德育,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铺路。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基于思政教育带领学生深度剖析课程知识,增强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政治素养以及法治意识,秉承爱国主义情怀,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的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政理论课,教学时空范围较为有限,教学路径单一僵化,教师将目光聚焦于说理性、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质的思政育人质量和效果不佳,思政育人价值非常有限。在“大思政”教育格局下课程思政被反复提及,教师着眼于思政育人优势及价值,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相结合,主动放远眼光、拉长战线,依托学科教学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全面激活学生思维,拓展课堂教学容量,体现润物细无声声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视域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德育等有效融合符合大势所趋,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并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结合学情找准思政在学科教学中的切入点,将契合学生认知期待德的德育元素融入课堂。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真材实学,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研究

(一)挖掘思政教育资源,夯实思政育人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教师以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为核心,将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及传统美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融入课堂,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相较于其他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潜藏的思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则应深度剖析课程标准,明确育人目标及要求,围绕学科教学特征深度挖掘学科教材,精准提炼各单元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期待、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思维习惯灵活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在扫清学生的认知障碍后,教师可以站在宏观视角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理性分析两者的逻辑关联,在拓展与延伸学科教学内涵的同时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优势,夯实思政育人基础,积极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1]。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友谊与成长同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度品读单元主要内容和单元导语,积极挖掘和整理归纳“诚信”思政教育要素,以“我的交友原则”为主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并书写卡片,写出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好朋友所拥有的优秀思想品质。在学生写出“诚信”这一关键词后,教师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诚信意识,鼓励学生站在多个层面深度分析诚信的重要价值,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及认知,用丰富多元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品质课堂

传统学练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闭塞,一部分课程教学资源被浪费,课程思政无从谈起,德育渗透质量不佳。教师应颠覆教学传统,主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让教与学”。让学生在高效课堂和品质课堂之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积极释放天性。首先,在教书育人时,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期待设置多元任务,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将任务作为线索,有效串联零散知识,为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铺路。其次,在学生带着任务探索新知时,教师应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适当点拨学生,加强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用德育浸润学生、熏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确保学生形成活跃的思维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理性分析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及认知情况,稳步提升道德与法治思政育人质量及水平,保障最佳的德育融合效果。比如在组织开展《尊重他人》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围绕“平等”这一思政育人主题凝练核心知识并布置多元任务,如“根据生活经历以及真实案例分析尊重他人的重要价值”,“站在个人视角分析如何尊重他人”,用多元任务鼓励学生深度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学会变换视角辩证理性地进行分析,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顺势融入时政热点,凸显思政育人优势

在渗透德育时教师应理性分析思政育人的课堂教学作用及优势,在引领学生思想,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有的教师教学经验比较有限,学科教学局限于教材及课堂,思政育人所发挥的作用又不够理想。基于此,教师应“跳出”课堂和教材,站在社会和时代的视角将时政热点融入课堂,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现实的有效衔接,着力打造理实一体化课堂,用社会文化现象、现实案例、社会建设成就直观呈现晦涩难懂的学科知识,在讲透、讲活、讲深学科知识及道理的过程中实现立德树人,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社会现象,主动分析社会现实,形成较强的思考辩证能力以及洞察审视能力,学位站在多元视角理性辩证地看待事情,以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认真学习知识并参与社会实践[2]。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德育融合的基本要求,甄选学生容易理解且社会热度较高的时政热点,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动性,确保学生认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自觉接受思政教育,初步树立人生理想,做到努力奋斗、坚持不懈和勇于担当,以教高的思想觉悟、先进的思想探索知识奥秘。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走向共同富裕》时,教师可以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正在长远发展的视角理性分析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在确保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可以讲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成就,引入生活案例,比如“农业+”产业格局以及群众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各抒己见,站在物质生活、企业精神、经济生活等层面分析共同富裕的价值及意义。在课堂结束之初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村官”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扮演村官,分析如何促进城市共同富裕,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领悟课程内涵,意识到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设置课堂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在思政育人视角下优化和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时,教师应主动创设课堂情境,结合初中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设置直观生动的课堂情境,提升思政育人对学生的吸引力,保证最佳的德育水准。首先,教师应颠覆教学传统,不再过多关注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和说教,而是结合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育人的新要求以及新标准设置多元教学情境,拉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自然、社会及生活的关联,凸显课程内涵及德育优势[3]。其次,教师应用打造多维互动课堂,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互,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用真实性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探究,自主调用生活经验深度分析课程知识内涵,自觉接受德育教化及熏陶,始终保持较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集体生活成就我》时,一部分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深入领悟课程知识,意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基于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趣味情境,用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唐僧师徒四人的优点、缺点以及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情境感知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意识到西天取经成功离不开师徒四人共同的努力。教师才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享心得体会,自主总结集体生活的作用,讲述自己难忘的集体生活。用多元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确保学生能够对集体生活的积极作用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初步形成了团队精神和团结合作品质,学习动力较足,学习质量迅速提升。

(五)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体现思政教育价值

课堂教学时空范围较为有限,课程思政育人质量与预期目标差距明显,德育融合效果得不到保障。教师应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延伸课堂空间,精心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体现思政教育价值及优势[4]。首先,教师应基于思政育人视角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突破时空限制,在基本不受限的时空范围中探索新的思政育人路径。其次,教师应用深度挖掘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育人的基本内涵以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合德育的实质要求,找准实践活动与思政育人的切入点及突破口,在讲好思政课的基础上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接触的思政元素及德育元素融入课堂,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价值观念,促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比如在围绕《凝聚法治共识》带领学生学习新知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及普法调查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分组,如信息整理组、调查走访组以及问卷设计组,引导学生通力合作、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及优势,全面了解普法范围、普法效果以及普法力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微课深入浅出地讲解核心知识,引导学生共同制定普法宣传方案,主动在小区和社区中参与社会实践,出色完成普法宣传任务。

(六)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完善构建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科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体的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和德育融合水平。教师仍然需要坚持创新导向,主动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构建立体成熟、主体多元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教和以评促改。首先,教师应抓住教学评价要点[5]。思政育人视域下的教学评价旨在检验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以及德育渗透水平,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价直观生动、客观公正地反映课程思政育人实施效果以德育融合方法和结果,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模式。其次,教师应理性分析课程评价结果,确保该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的法治意识、思想水平及道德发展情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和改进作用,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及顿悟。

最后,教师应在改革教学评价方法的同时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模式、提升评价内容覆盖面,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时,教师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小组讨论情况、交流积极性、发言积极性、任务完成度、主动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维条理性、创造性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以及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如果教学条件较好,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评价学生,逐步丰富评价主体,真正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用教学评价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及创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德育的融合对开启学生智慧大门,促进学生可持续成长及发展大有裨益。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主动提升课堂教学层次和水准,结合立德树人育人要求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始终坚持创新导向,紧跟时代发展进程,灵活融入时政热点,正视初中生有限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经验,科学设置教学情境并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在新的课内外学习环境中认真探索性新知并接受德育教化及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真正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优秀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 于耀国.浅析初中思想品德的德育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2(1):1.

[2] 谢泽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政案例的实践与反思——以"中国人中国梦"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1(7):4.

[3] 李淑娟."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心"路径[C]//2024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关系研究论坛论文集.2024.

[4] 冯建军."大思政"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例[J].新课程, 2024(13).

[5] 李恒勇.课程思政视域下道德与法治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分析[J].问答与导学, 2022(29):132-134,144.